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據文匯報報道,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北溪2號”項目,強烈觸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神經,特朗普已多番提醒德國應從美國進口天然氣,可惜不得要領。在“善意提醒”無效下,終於使出“大棒”,制裁參與管道建設的企業,公然插手德國能源政策,霸權嘴臉表露無遺,但若他以為德國會因此退縮,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能源被視為戰略性產業,特朗普一直擔心歐洲盟友過分依賴俄國供氣,將受到俄羅斯掣肘,令俄國擴大在歐洲的影響力,因此大力阻撓興建“北溪2號”,華府更緊跟特朗普論調,將項目定性為“能源安全問題”,主張歐洲能源供應“多元化”。
除了在外交關係上的考慮,華府亦是出於本身利益盤算。美國天然氣因成本較高,現時僅佔歐洲進口天然氣市場不足1%,反觀俄羅斯因價格優勢,市佔率達35%。隨“北溪2號”啟用,德國可從俄羅斯低價購入大量天然氣,更不願作巨額投資興建港口等設施,以從美國進口天然氣。美國希望打贏這場商業戰,但並非透過改進產品質量、生產技術或調降價格,又或與盟國談判簽署貿易協定,反而借強硬制裁,強迫他國停止商業計劃,這種以政治施壓處理貿易問題,正是特朗普慣用的伎倆。
事實上,數據顯示歐盟自去年7月以來,進口美國天然氣的數量較之兩年增加超過兩倍,華府指“北溪2號”會導致歐盟過分依賴俄羅斯能源的說法,未免言過其實。今次“北溪2號”風波,以特朗普的作風,相信只會不斷施加更大壓力,迫使德國就範,但此舉勢將破壞美歐之間的合作關係,相信歐盟不大可能再對特朗普言聽計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