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與推進路徑
http://www.crntt.hk   2020-04-07 08:31:52
 
  從數字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看:一是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滯後。傳感器國產化、精確度、集成度、抗逆性都不高,動植物本體傳感器基本處於空白,尚未研發出專用智能芯片,也尚未構建起動植物生長模型。二是信息數據資源共享機制不健全。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不夠,公共服務信息化進程滯後。部省聯動、部門協作、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有待強化。全國性和全產業鏈數據共享平台仍未建立。三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農業產業中的現實問題有待加強。生產環節的智能裝備研發滯後,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第五代通信技術(5G)等技術的融合集成度低,相關裝備的易操作性差、價格高。四是農村缺乏高素質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字技術的應用。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農業勞動強度大,年輕人不願意從事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亟需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字化、服務精准化。五是財政經費保障不足。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監測,2018年全國縣域用於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財政投入,25.2%的縣域低於10萬元,僅有20.0%的縣域在500萬元以上。

  更好發展數字農業的路徑與措施

  文章指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需瞄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攻方向,以創新驅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建設國家和省級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高質量發展等,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應用導向,加快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農業數字資源體系,抓緊啟動建設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鼓勵支持各省(區、市)建設省級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推進現有數據資源整合,盡快明確涉農數據權屬,建立健全市場主體共享數據的相關機制。特別是對各級財政支持的各類農業項目,立項時可明確數據共享義務,驗收時亦把數據共享作為前置條件。

  第二,條塊結合推進農業大數據建設。以重點農產品全產業鏈為主線建設“條數據”,從蘋果、生豬、大豆等重點品種入手,積極探索單品種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的路徑、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機制;以縣域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園區為單元,在國家農業農村地理信息平台的基礎上建設“塊數據”。條塊結合,建立健全數據采集、分析、應用循環體系。積極探索農業大數據應用場景,與有關科研單位、大數據企業合作,打造內容豐富、模式多樣、載體多元的信息服務產品。

  第三,加快數字農業技術創新和轉化。在相關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中,要對智慧農業技術研發予以重點支持,加大數字農業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應用推廣力度,盡快將農業傳感器、智能裝備等納入農機購置補貼。布局建設一批農業大數據試點示範縣和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示範區,前瞻性探索5G技術在農業農村中的應用場景,在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開展區塊鏈技術應用試點,推動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第四,培育壯大農業數字經濟。把傳統農業的數字化改造作為農業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打造數字農產品,提高農業附加值。深入挖掘農村在推進數字技術產業化方面的潛力,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堅持以農產品電子商務為重點,大力發展內容電商、品質電商、社交電商、視頻電商等。

  第五,推進“三農”綜合信息服務。把政務、事務、商務信息系統資源整合共享作為“牛鼻子”工作,大力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鼓勵市場主體開發農民愛用、常用、易用、好用的手機APP,讓手機盡快成為廣大農民的“新農具”。深入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力爭2020年實現全國行政村益農信息社基本全覆蓋。加快建設“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統籌推進城鄉信息資源整合共享與利用,完善民生保障信息化服務。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