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3月17日,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接受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的網路專訪時稱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江啟臣此番表述被報道出來之後,立刻受到兩岸關注並引發熱議。有台灣學者認為,江啟臣的這個說法等於他接受了“九二共識”;也有人認為這個表述可以看作“九二共識”的另一種表述。對此,您怎麼看?
王英津:站在大陸的角度看,江啟臣主席的這個表述跟他以前的說法相比較確實有進步,但仍然不夠。雖然這個表述向“九二共識”更加靠近了,但它不能代替“九二共識”,其本身離“九二共識”還有很大差距。
中評社:既然如此,您是否可以分析一下,江啟臣所作表述與“九二共識”的差距究竟在哪裡?
王英津:大陸堅持的“九二共識”,其核心意涵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特別要強調的是,這裡的“一個中國”是國際法意義上的實體中國,而不是歷史、地理、文化、血緣上的虛體中國。大陸堅決反對將“一個中國”虛化的說辭和做法。
根據媒體報道,這次江啟臣接受採訪時的表述是:“對國民黨來說,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我在台灣出生長大,所以是台灣人;從文化、歷史來看,我也是中國人。”那麼,目前江啟臣所說的“中國人”中的“中國”是實體中國還是虛體中國?目前並不清楚。這裡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方向:一是“一中”解釋,二是“獨台”解釋。如果單從“自己是台灣人——‘中華民國’人——中國人”出發,並不能認定他的這個表述是一中論述;要判斷其是否為一中論述,還要看他如何界定台灣政權與大陸政權的關係。具體來說,如果他堅持“中華民國”的唯一“法統”地位,這便體現了兩岸政權之爭,就是一中論述;如果他堅持兩岸是兩個對等的合法政權,這等於是1994年李登輝在“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中設計的“一個國家,兩個對等政治實體”,是“獨台”論述。
從國外看,統一之前東、西德的居民都聲稱自己是德國人,但大家都知道,統一前駕乎於東、西德之上的德國是歷史、文化、血緣、民族象徵意義上的德國,是一個虛體架構。為防止國民黨借鑒德國模式來建構兩岸論述,大陸需要江啟臣主席在這個問題上再做進一步說明,並且今後應從政治和法律的角度來闡釋,而不應從歷史、文化、血緣、人種的角度來闡釋。否則,大陸無法判斷國民黨論述的性質是一中抑或“獨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