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產業轉型升級要注意七個問題
http://www.crntt.hk   2019-10-07 08:41:56
 
  四、產業以集聚形態發展是推動轉型升級的一般性規律,但注意多點開花、聚而不優的劣勢

  文章稱,在長三角地區調研發現,很多時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的形態表現為:在一個縣域經濟的範圍之內,依靠招商引資形成一個較大規模的企業,然後引進一些上下游的配套企業。並不是說這種產業鏈發展模式一定不好,但目前看來至少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這種發展模式幾乎區縣處處開花,都是在做相似的產業,長三角眾多縣市主要集中在鋰電、光電、汽車等領域;二是正是因為多點開花,這種產業集群與我們提出的要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目標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比如,矽穀集中了美國1/3以上的信息技術類的高科技企業;北美五大湖城市群集聚了美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其產值和銷售額約占美國總數的80%左右;日本的豐田城、一個城市都是圍繞豐田的汽車產業鏈。與這些世界級的產業集群相比,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的規模和質量尚有較大的差距。

  五、以政府優惠政策引導新興產業發展是各國普遍實施的一般性規律,但是注意產業依賴政府補貼引起周期性波動

  文章進一步分析,由此也產生產業周期隨著政府補貼政策波動的問題。從近幾年的實際情況看,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能源應用、質量檢測等行業的企業發展較好,這些行業都是國家運用產業政策在需求端大力支持的。但是,也因為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而出現行業的周期波動性。比如,新能源汽車行業在2016年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騙補問題;2018年下半年隨著光伏行業國內補貼政策的變化,行業再次陷入蕭條,前幾年根據原來補貼政策擴張產能的企業陷入了困境,這已是近十年來光伏行業多次陷入這種局面。

  六、通過集聚創新要素推動轉型升級是一般性規律,但是注意各個地區過度依靠優惠政策進行“引智比拼”

  文章表示,一方面,近年來,雖然很多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已經從過去的光伏領域轉向鋰電等領域,但是不少地區正在沿用過去發展傳統產業的路徑和思維來推進。很多情況下,仍然是通過降低土地、資源、能源等價格的方式,希望短期內實現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這就導致對低端要素依賴的產業和環節產能增長最為迅速。另一方面,由於地方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和壓力,產業相關的創新資源顯得非常稀缺。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地區爭奪這類資源的加碼也水漲船高。比如,不少地區為了推進產業化成果落地,與科研院所成立院地合作的新型載體,由於高水平院校是各個地區爭取的對象,因此設立此類載體的壁壘也越來越高。比如,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清華大學進行院地合作門檻是地方政府5年支持經費3億元、載體1萬平方米。再比如,當前進行的各類爭奪人才的大戰,其初衷是為了推進高水平發展,但也導致不少人員從事相關產業的創新、創業很多是衝著補貼和優惠政策來的。

  七、“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追趕型經濟體產業創新的一般性規律,但是要注意模仿型創新形成的同質化競爭

  文章強調,進口替代成為主要的創新模式,主要方式是在產業鏈的若干重要環節進行創新,以本國產品替代進口產品,為本國工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向產業鏈中高端。目前,在很多行業技術水平中等要求的領域和環節,都有若干國內的廠商躍躍欲試,努力進行國產化。但是,這一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第一,創新模式以本土“挖人”或者跨國公司技術團隊離職創業為主,總體來說是以技術模仿為主,技術的原創性、主導性尚不夠。客觀上,不少游走在知識產權保護的邊緣,這種模式存在天然的局限性;第二,一般來說,當國內廠商研發成功之後,外國廠商就會大幅度降低產品價格,導致毛利下降。此時,產品在國內廠商之間形成快速溢出,國內廠商容易在較短時間內又形成同質化競爭。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