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參觀者在上海國際車展觀看一輛新能源汽車。 |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40年來中國的崛起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不斷上升。自1981年以來,數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中國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
西班牙環球網站9月4日刊登題為《科技、中國的崛起與國際秩序的未來》的文章,作者是西班牙IE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曼努埃爾•穆尼斯。文章稱,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環節是發展制造業能力。隨著經濟發展愈發依賴以高科技為基礎的產業,中國將重點放在了先進制造業上。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認為,中國的戰略實際上面向所有高科技產業:汽車、航空、器械、機器人、高科技鐵路和航運系統、醫療設備和信息技術等。
科技變革及其對經濟的影響也通過不同方式對發達經濟體產生影響。首先,科技進步將給生產力發展和勞動力市場帶來變化。
其次,生產力發展的重擔落在了知識密集型企業肩上。就在很多領域都陷入停滯的同時,這些被經合組織稱為先鋒企業的公司在最近10年來呈現迅猛發展態勢。穀歌、亞馬遜、阿裡巴巴等先鋒企業抓住規模經濟和互聯網普及的機遇迅速成長。能够產生和處理數據的企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領軍者,并將競爭者遠遠甩在身後。
第三,知識逐漸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這就導致核心知識愈發向矽穀、波士頓或香港等地集中。由於創新人才集中在某些特殊的地理區域,世界其他地區便面臨人才匱乏、缺乏先鋒企業帶動經濟發展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