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大批國產車輛在江蘇連雲港港口碼頭等待裝船。(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8月24日電/鑒於中國經濟巨大的規模以及韌性強、潛力足,沒有理由對增速有所減緩的中國經濟感到悲觀。
規模大、韌性強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21日報道,許多分析師和評論人士緊盯中國經濟的減速,卻忽視了中國經濟的巨大規模及其影響。然而要想了解中國經濟,就必須先將分析拆解成兩個組成部分:結構性的和周期性的。
從結構上講,隨著經濟規模越來越大,中國的經濟自然增長率多年來一直在下降。按照現行美元匯率,中國今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必將超過1萬美元。與人均GDP在4萬美元至6萬美元之間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較低。
世界銀行對“中等收入”國家的定義是人均GDP在1200美元至1.2萬美元之間。按照這個定義,中國在區間高位。以6%的年增長率,到2023年,中國將進入“高收入”經濟體的行列。到那時,按今天的美元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將接近18萬億美元。
潛力足
人均GDP表明了一個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例如,美國的勞動生產率水平大約是中國的6倍,因為兩國之間的收入差距約為6倍。
這一點很重要。根據收益遞減法則,生產率水平(或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自然增長率越低。日本、韓國的經歷告訴我們,當它們的人均收入達到與當今中國類似的水平時,增長率往往下降到5%至6%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