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中國70年:把規模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
http://www.crntt.hk   2019-08-09 08:42:36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這個判斷所彰顯的中國之大,有著生動的呈現。面對外部不確定性,我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繼續鞏固;在科技領域,“天眼”探空、“蛟龍”探海、“嫦娥”探月,國際媒體感嘆“中國正在把科學‘超大化’”。走過70年風雨,中國以大國姿態屹立世界東方。

  有人把中國之大概括為“四超”,即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國土,超悠久的歷史傳統,超豐富的文化底蘊。19世紀,英法崛起時人口是千萬級的;20世紀,美日崛起時人口是上億級的;而新中國70年,我們要實現現代化與“10億級人口規模”相結合,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絕無僅有的壯麗征程。大江大河、大潮奔湧,中國善謀善成,把後發劣勢變成了後發優勢,把規模優勢轉化成了發展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正是因為“大”,讓我們有條件實現規模效應。一方面,億萬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自強不息,不斷釋放“人口紅利”,而得天獨厚的自然禀賦更讓中國形成了無可替代的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各個地區、各個部門相互配套、相互銜接、形成集群,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效率優勢。這兩者構成了規模效應的一體兩面,成為70年中國經濟騰飛的一個重要原因。

  經濟學中,“雁陣模型”下的產業梯次轉移常用來解釋後發國家的發展。然而,正如學者所言,中國巨大的規模和體量,“內部就可以進行垂直分工”,內部就可以形成“雁陣”,實現分工合作和產業協同。改革開放初期,不同地方因地制宜進行探索,比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蘇南模式”、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溫州模式”、外貿加工出口導向的“珠江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放眼當下,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中西部,不同區域之間雖然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卻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協同性。這樣的縱深,既為我國抵禦外部風險挑戰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餘地,也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巨大空間和強力支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

  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能夠把億萬人民凝聚起來,激發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規模優勢不會自動變成發展優勢,世界上不乏人口眾多、面積廣闊的國家,但卻少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如此快速地發展起來。中國有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的“領航者”和“主心骨”,能夠把內部巨大的豐富性統一到國家的整體框架中,能夠把內在的力量凝聚到民族的共同目標上,形成整體效能。一方面,東、中、西三個地區按照發達程度不同,正處於前後相續的發展階段,因地制宜,進行積極的發展探索;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家體制又能夠把差異性的發展探索納入到整體框架內,讓不同的地區相互借鑒、彼此激蕩,形成整體力量。這就能夠發揮整體與部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釋放出整體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曾感嘆:“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搞建設,很不容易。”他更豪邁地宣示,“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就應該有雄心壯志。”新中國70年,“超大規模”既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所在,也是我們不懼風浪的底氣所在。接續奮鬥、砥礪前行,我們的事業將一往無前,我們的未來將充滿希望。

  來源:人民日報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