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要發展,必然涉及到不同區域的分工協同問題。而按照傳統建設思路,原來的功能區劃並沒有過多考慮生態環境。”趙英民表示,“發展至今,我們需要一種更加環保的發展思路”。
趙英民提到,如果想要轉變過去的發展思路,建設更加環保的城市,既依賴於理念,也依賴於科學技術。
前者,需要從規劃做起。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是目前正在建設中的雄安新區,它就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但更多城市面對的是後者,在理念指導下,需要根據原有基礎進行城市升級改造,並在改造過程中完成生態型城市建設。
比如,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成都規劃了全長1.69萬公里的綠道體系,著力構建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形態。而在趙英民的觀察中,這類新的發展思路出現了很多表現形式:比如海綿城市建設;比如城市職住空間分布等。
還有一類城市改造,是隨著城市發展,原來的工廠、工業用地已經成為城市中心。當工廠外遷,空出來的土地怎麼辦?趙英民的答案是:公園、綠地。
“這就是城市發展的方向。隨著這種新發展理念的深入,未來的城市,不再是高樓林立的水泥森林,而應該成為生態友好型的公園城市。”趙英民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