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美國愈益咄咄逼人的科技和地緣戰略競爭,中國更需要一個穩定的內外部環境。這個世界的秩序迄今畢竟還是美國主導的,美國挑頭遏制中國,一些國家夾在中間,即便不想選邊,有時也不得不跟風。美國的華為禁令出台後,一些國家的表現已經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中方會希望通過緩和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科技戰、地緣戰的升溫節奏,為中國贏得相對好的有利於繼續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終究,老二還沒到與老大對決的時候。
經過前一輪的較量,中國有了更平常的心態。平等對話解決問題,照顧彼此合理關切,公平對待中國企業,是習近平與特朗普最新通話中提出的關於經貿談判的希望。外界也更加相信原有的判斷:簽一個中國更多進口美國商品,對美國更大開放市場,更公平對待美國企業,更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的協議,中國是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的;但是要中國徹底放棄國有體制,並以強制性執法手段逼迫中國做出法律修改,對美國施壓不得還手的危及中國主權的要求,中國不會答應。
某種程度上看,現在中國握有更大的主動權。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習特會”一樣,大阪“習特會”勢必開啟新的高層經貿談判的序幕,能否達成協議,還看今後幾個月時局的發展和雙方的研判。即便達成協議,也不可能是一邊倒的協議;即便達成協議,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態勢依然還在,甚至還會繼續加劇。不過,談著總比不談強--中美關係承受不了完全破裂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