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說到5G實力,這是一個綜合體系,不是一項兩項指標。那麼,5G實力需要從哪些維度來看呢?
我認為考察維度必須包括六個方面:(1)標準主導能力;(2)芯片的研發與製造能力;(3)系統設備的研發與部署能力;(4)手機的研發與生產能力;(5)業務的開發與運營能力;(6)運營商的能力。
全世界在5G領域最強大的國家或經濟體有哪些呢?目前是美國、歐洲、中國這三大核心集團,韓國和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換句話說,放眼全球,5G市場大多被這些國家瓜分了。
誰在主導全世界的5G標準?
說到5G的標準,大家可能都知道所謂編碼之爭,部分不太熟悉這一領域的網友乾脆把5G標準簡化成了編碼之爭,所以網上的一種說法是華為和高通爭5G標準,聯想倒向了高通,導致在5G標準方面讓高通占了上風。這種說法有失偏頗,主要緣於對5G標準不夠了解。
5G標準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包括編碼、空口協議、天線等很多方面,所以國際標準化組織有多個工作組在開展標準制定工作。具體做法是:由某個或某幾個企業領頭,寫出標準,大家討論確定,最後眾多的標準一起形成了整個5G標準。
在5G標準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之下,需要進行多個子標準的立項,哪個國家和企業立項多,自然在整個5G標準中就占有主導權。立項誰能提出來?肯定是大國或大企業才有實力提出來,或者說是有技術積累、對5G有前瞻能力的企業才有實力提出來。
全世界5G標準立項通過的企業有:中國移動10項;華為8項;愛立信6項;高通5項;日本NTT DOCOMO 4項;諾基亞4項;英特爾4項;三星2項;中興2項;法國電信1項;德國電信1項;中國聯通1項;西班牙電信1項;Esa 1項。按國家統計,中國21項;美國9項;歐洲14項;日本4項;韓國2項。5G標準的立項就被這些國家或經濟體瓜分了,其他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發言權,這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或者說5G標準的重要主導者是誰?當然是中國。
可能很多人會對這個標準立項的結果非常不解,為什麼中國移動的立項有10項之多,超過了美國一個國家的立項總數,中國移動的技術真有這麼強嗎?
中國移動在世界5G標準立項中起了重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世界5G標準立項,這不是無緣無故的,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其中最明確的兩個緣由是:
(1)中國移動是對TDD理解最深的電信運營商。
說到TDD,這是移動通信要實現雙向工作的基本原理。所謂雙向工作,就是把數據同時進行傳輸。我們打電話時,既可以說話讓對方聽見,同時也能聽見對方說話,這就需要雙向工作。要實現雙向工作,全世界有兩大技術思路,一個是FDD,就是用兩個頻率來實現雙向工作,更簡單的表述,就是用兩根管子來傳輸信息,一根管子往上發數據,一根管子向下收數據。這個辦法品質好,效率高,但問題是占用的資源多,得用兩個配對的頻率。TDD則是一個頻率,用時間來進行區隔,通俗描述就是,用一根管子來傳輸信息,一會往上傳,一會往下收。它的傳輸速度就比不上兩根管子了,好處是占用的資源少。
技術上FDD和TDD各有優劣,不同的時代採用不同的技術很正常。3G時代,全世界的技術主流採用的是FDD,無論是歐洲的WCDMA,還是美國的CDMA2000。中國提出了自己的3G標準,也被作為國際標準之一,這就是TD SCDMA。當時這一做法在國內遭到了諸多詬病,TD SCDMA最初發展之路極為艱難,但中國政府還是決心支持它,把網絡建設的任務交給中國移動這個中國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最初也不想接,但因是國家任務,不能不接。經過了艱難的建設過程,TD SCDMA終於得以商用。
在TD SCDMA的基礎上,中國在4G時代提出了TD LTE這個技術標準。這時,全世界都看清了中國的決心,從芯片廠商到設備製造商都開始支持TD LTE,也支持TD SCDMA。可以說中國移動在4G上大獲全勝,取得市場領先地位,TD LTE標準也被多個國家的運營商採用。
在此過程中,中國移動成立了一個GTI聯盟來推動TDD技術,漸漸成為TDD技術的領頭羊。與此同時,在全球電信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對TDD技術的理解最為深刻,形成了強大的技術積累。
人算不如天算。到了發展5G的時候,因為大帶寬需要更多的頻譜資源,而頻譜資源尤其是高品質的非常有限,於是很多國家放棄FDD,轉向效率更高、頻譜利用率更高的TDD技術,今天全世界的5G技術都採用的是TDD技術。對於TDD有著十多年的積累,對TDD組網、技術特點有深刻理解和發言權的中國移動,在5G技術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2)中國移動是用戶最多、網絡最複雜的運營商。
中國移動是世界上用戶最多的電信運營商,擁有9億用戶,差不多相當於歐洲的總人口數,是美國人口的2倍多,用戶層次複雜,用戶要求和特點非常不同。
中國移動建設了一個全球覆蓋度最好的網絡,不僅在大城市,廣大農村地區也覆蓋得很好,其網絡建設能力是其他所有運營商學習的榜樣。
中國移動運行的網絡有2G的GSM、3G的TD SCDMA、4G的TD LTE,網絡複雜度高,除了承載語音、數據,還有大量的物聯網服務,對於網絡的理解較其他運營商更為深刻。
由此可見,在全球5G標準立項方面,中國移動對未來5G的看法和要求,成為全世界5G發展的一個標杆。
以美國為首的幾家運營商,在5G發展中主推NSA,就是非獨立組網,核心網和基礎網絡還是4G的,然後在重點地區比如CBD,建設一點5G基站,然後宣稱是5G了。但事實上,除了拿它當光纖用,為流量集中地區提供更多的帶寬,根本沒法全面開展5G業務。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中國運營商集團提出了SA的路線圖,從一開始就是要建設一個真正的5G網絡,雖然投資大一些,網絡建設也比較複雜,但這個網絡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開展所有5G業務。很多人可能不知道,NSA建立以後還是要發展成SA,其實要花更多的錢,而且會把網絡搞得更複雜。
在5G發展的路線圖中,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中國運營商更加積極,而且眼光更遠,技術要求更高。加上中國有華為這樣的設備商,又有大量手機廠商、業務開發商,因此,在5G標準中,中國通過的立項最多。可以說,中國在全球5G標準中居於最前列,任何一項5G的子標準和技術,如果沒有中國,都很難通過。
需要說明的是,5G標準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一個企業能主導的,需要各國眾多企業一起來推動。而在這個群體中,中國的企業最多,出的力最大,這是世界各國不得不承認的。
5G芯片的實力哪個國家強?
今天的通信是由計算、存儲、傳輸形成的一個體系,要做好5G,無論是基站還是手機,都需要芯片。中國的芯片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有很多我們需要奮起追趕的地方。那麼,5G芯片到底哪個國家最強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5G網絡哪些地方需要芯片。核心網絡的管理系統,需要計算芯片,也需要存儲芯片,而基站等眾多設備需要專用的管理、控制芯片。與此同時,手機需要計算芯片、基帶芯片和存儲芯片,未來大量的5G終端還需要感應芯片。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而在這一方面,中國與全球頂級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下面分項進行分析:
(1)計算芯片:在服務器、核心網、基站上需要計算芯片,可以理解成CPU。英特爾是華為最重要的供應商,也是中興最重要的供應商,除了少數服務器芯片中國有一定的產品外,絕大部分計算芯片都是美國企業稱霸世界。
(2)存儲芯片:無論是服務器還是雲,都需要大量存儲,5G的高速度、大流量自然需要存儲。如今的智能手機,存儲器早已經從原來的16GB大幅擴容,64GB都只是基本配置。存儲芯片目前還是美國、韓國、中國台灣居於主導地位。中國大陸也有多家企業在存儲領域發力,但想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還需要努力一段時間。相信未來5年,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會有較大作為。
(3)專用芯片:除了計算、存儲這些通用芯片之外,在5G通信基站及相關設備上,還會有一些專用芯片,這個領域依然還是美國占據優勢。除了英特爾、高通這樣的企業外,還有大量的企業生產各種專用芯片。中國是這些美國企業最大的市場。歐洲也有一些企業生產專用芯片。中國在這一領域也有了較大進步,海思、展銳、中興微電子等企業都在設計和生產專用芯片。可以說該領域各國企業各有所長,不像計算芯片那樣被美國企業壟斷。
(4)智能手機芯片:移動通信最重要的終端就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芯片,不僅要進行計算,還要進行專門的處理,比如GPU進行圖像處理,NPU進行AI處理,因此智能手機芯片必須盡量做到體積小、功耗低。拿下智能手機芯片,可以說就拿下了芯片王國皇冠上的明珠。4G時代,向所有企業供貨的最有代表性的企業是高通和聯發科,隨著各手機廠商技術實力增強,蘋果、三星、華為三強都分別研發了自己的旗艦機芯片,不再採用高通的芯片。但到了5G時代,三星的5G手機還是採用了高通芯片,蘋果一直在和高通打官司,最後結果可能還是會採用高通芯片,唯有華為5G芯片會採用自己的。聯發科也會在5G芯片方面堅持研發,而展銳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加上國家加大投入,正在5G中低端芯片上發力。總體來說,5G智能手機芯片,美國擁有最強大的實力,不過華為已經在旗艦產品上進行抗衡,而在中低端產品上展銳也會有所作為。
(5)感應器:5G是智能互聯網時代,除了計算、存儲、控制芯片之外,感應器是半導體領域的新機會。目前,在智能手機上已經有大量感應器,而5G智能終端中的感應器會更多,能力會更強。在這一新興領域,不少國家都加入到爭奪中,目前很難分出高下,除了恩智浦等大型半導體公司,還有大量中小企業希望有所作為,而日本的村田製作所等企業也有一定優勢。
綜上所述,在5G芯片領域,美國總體上占據較大優勢,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居於主導地位,而歐洲出現一定的衰落,中國則正在發力尋求突破,未來的5~10年,目前的市場格局是否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尚難判斷,但中國正在逐步變強,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趨勢。
通信系統設備的研發和部署能力
5G要走出實驗室,成為消費者可以使用的服務,需要一個龐大的5G網絡,這個網絡是由核心網絡、管理系統、基站、天線、鐵塔等一系列產品組成的。我們稱該網絡為通信系統,全世界的5G網絡都必須由這樣的通信系統來提供服務。誰有能力研發提供這樣的通信系統,就是最有實力的證明。
除了研發出5G通信系統,還需要結合不同國家、地區、地域、氣候進行網絡規劃和部署,並不斷優化,從而提供良好的服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香港土地少,人口集中,而新疆地廣人稀,5G網絡的規劃和部署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對網絡有充分的理解,還需要計算機的仿真能力,以及豐富的經驗。
全世界最早的移動通信是美國人發明的,摩托羅拉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強大的通信設備公司,後來才出現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朗訊、NEC等通信設備公司。在中國曾有過所謂的“七國八制”,說的是眾多的通信公司在中國爭奪市場。
2G時代,中國自己的通信設備可以說一無所有,後期才有少量設備,差距極大。3G時代,中國的大唐、華為、中興等公司開始借助TD SCDMA頻頻發力,而華為、中興也通過技術積累,在WCDMA上加大研發力度,產品極具競爭力,不斷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2G時代歐洲企業通過統一標準,整合力量,確立了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美國從2G到3G就缺乏整合,內鬥非常厲害,政府在不同的集團之間態度搖擺,一會兒支持高通,一會兒支持英特爾,尤其是3G時代,因為標準爭奪處於下風和WiMax的全面失敗,美國的設備商遭到沉重打擊。
到了4G時代,中國企業已有了多年的技術積累並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同時服務水平高,價格也具有競爭力,漸漸成為市場的主力。這一時代通信系統的格局是:華為成為王者,在全世界176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網絡建設,網絡的品質和服務受到歡迎,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通信系統設備製造商。第二是愛立信,它是歐洲最強大的系統設備商,但在全球的份額方面漸漸落後於華為。而諾基亞把那些倒下的企業都整合到自己旗下,包括朗訊、西門子、阿爾卡特、上海貝爾,進而占據了第三的位置。中興居第四,韓國三星居第五。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唐等企業也參與到系統設備市場中,還有日本NEC等企業,不過主要聚焦本土市場,在全球市場上缺乏足夠的競爭力。
系統設備除了端到端的,還有大量的天線、小基站、直放站等相關設備,這些領域,中國生產商是最多的。
換句話說,如今,在全世界通信系統設備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還是中國的華為、中興、信科(大唐的母公司)。
5G時代,如果排除政治影響,在系統設備領域,中國企業成為主導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4G時代,華為、中興在全球市場上攻城略地,靠的是什麼?首先是技術強大,這個技術是端到端的交付能力,一個運營商要建設網絡,不可能自己做技術,它需要系統提供商從網絡規劃到網絡優化,甚至後期運維支持都能提供全面的服務,這種能力考驗的是綜合實力,甚至還需要提供部分手機,華為、中興的手機業務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華為、中興的技術實力在5G時代堪稱世界一流,各大運營商對此一致認同。當前,華為和中興遭遇世界強國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正好說明這些國家懼怕華為、中興發展起來後,在技術上可能會占據難以超越的領先地位。
除技術之外,華為、中興的產品在價格上也極具競爭力。通信網絡要做得好,一個關鍵是拼人力,形成解決問題的系統方案。在管理上,中國企業的高效率是非常有名的,同樣一個工作人員,同樣的工資,愛立信的員工一周只工作35小時,華為的員工可能超過50小時。同樣的產品,服務更好,報價有競爭力,這正是大量外國企業願意與中國企業合作的重要原因。
最後一點是服務支撐能力。所有的通信網絡,說完全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出現了問題,能不能及時得到響應並解決,就比較考驗人了。中國企業人力成本相對較低,效率高,工作時間長,同樣的問題,中國企業及時解決問題、保證網絡暢通的能力遠超其他對手。
雖然最近華為、中興在國際市場上面臨一些政治干擾,部分西方國家會把華為、中興擋在門外。但我相信,再過三到五年,所謂華為的網絡有安全問題的指責會不攻自破。現在部分政客不讓用華為網絡,到時這些國家的運營商會認識到自己吃了虧,還是會逐漸轉向華為和中興,畢竟這兩家企業具有強大的技術、服務能力和價格優勢。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全球通信系統設備領域位居第一集團的是中國,第二集團是歐洲,韓國也有一定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