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網購訂票、改簽、退票都更加清爽了,對出差族來說省了不少麻煩”“到現在我給的差評還能看見,商家也及時給予了反饋”……一個月來,不少消費者表示,電子商務法施行後,信譽評價、商品搭售、押金退還等維權難題得到緩解,獲得感明顯增強。
今年1月起,電子商務法正式施行。對這部旨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範電商市場競爭秩序、促進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微商代購、信譽評價、商品搭售、押金退還、快遞延期、大數據殺熟等成為關鍵詞,不少都是當下消費維權痛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電子商務法施行1個多月,成效如何?記者調查發現,針對各類損害消費者正當合法權益的行為,電子商務法出實招、求實效,消費者在“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等方面獲得感明顯增強。
信譽評價
禁止虛構交易、編造評價,不得删除評價
“去年初某平台做活動期間,我特價購買了某款護膚化妝品,到貨後發現與之前用的同款產品差距較大,就給了差評,但該評價根本看不到。”河北唐山的網民楊倩說,消費評價是消費體驗的重要一步,也是後續顧客購物的重要參考。如果平台不顧消費者感受故意删除差評,將嚴重影響購物體驗,也讓虛假宣傳有機可乘。
一邊是“删差評”,另一邊是“買好評”。“親,給個五星好評吧,返2元紅包!”日常網購中,部分賣家在評論上做起文章,一方面利用小恩小惠誘導消費者給好評,一方面購買“水軍”刷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