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春節期間,積攢已久的消費需求集中釋放,“悅己型”消費成為一大亮點。
經濟日報發表財經評論人盤和林文章介紹,所謂“悅己型”消費,即消費者為了滿足自身的消費需求,提高自身的幸福感發生的消費。大到消費者為自己購買上萬元的挎包名表,小到消費者為自己購買幾百元的電動牙刷,都可算作“悅己型”消費。誠然,“悅己型”消費的崛起與消費者年終獎發放以及一年到頭“犒勞”自己的心理有著莫大聯繫,不過歸根結底,還是中國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
文章表示,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消費結構持續改變,人們更多的消費日益轉向食品之外的領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消費支出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達到了78%,同比上一年增長了13.8個百分點,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凸顯。
或許在持續變化的環境中,很多人會忽視當前生活環境的變化之快,但想當年,糧票、油票、布票幾乎是家庭生活消費的全部,在溫飽之外,只有極少數人有其他的追求,或者說有能力去追求。且不論在時代發展之下,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如今已成為常見的剛需產品,出國旅遊這個當年絕大多數人可望不可即的夢想,時至今日,很多人都有能力實現這一夢想。
除了在消費升級下旅遊業的發展,教育文娛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直線上升,春節期間火爆的電影市場更能給人帶來文娛消費火爆的直觀感受。
文章指出,消費升級不僅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必然結果,由此帶來的各行業結構轉型和產品升級也是促進消費升級的措施之一。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以及居民消費意願持續釋放,消費升級必將持續,人民群眾將過上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