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制造讓美國受益
http://www.crntt.hk   2019-01-14 14:17:47
資料圖:2017年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華為公司展出了麒麟970人工智能手機芯片。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美國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最新分析顯示,在美國人為購買“中國制造”花費的錢當中,約56%流向美國工人和美企。

  美國韋恩堡市《新聞日報》1月13日載文《研究稱美國正受益於大多數“中國制造”》,文章說,“中國制造”大多是商品在中國工廠完成組裝工序,但其零部件、營銷和配送等可能來自任何地方——通常是美國。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一定程度上,美企從中國進口商品是因為後者的更低成本能令他們獲得更高利潤。這意味著美國顧客的更多支出(實際上)是流向這些美企并間接流入美國企業員工的腰包。

  在美國消費市場中,進口商品和服務的占比要低於美國人的想象。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人員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發現,在美國人每消費的100美元中,僅有10.7美元流向國外,且截至2017年這個比例已保持15年之久。

  與此同時,美國人眼中的許多“美國制造”都使用外國零部件,國際夥伴仍是許多美企供給鏈的關鍵。在美國人對躺椅、平板電腦等耐用品的支出中,23.3%流向海外。上述研究對美國人所有的消費支出進行分析後還發現,美國消費者正把2/3的開銷用於房租和投資建議等,其中僅有6.2%最終流向海外。美國使用的約11%商品來自進口。盡管中國迅猛崛起,該比例過去15年基本保持穩定。報告說,為中國在美國商品中與日俱增的比重付出代價的,是日本而非美國制造商。

  來自中國的低價商品使美國零售商通常能大幅加價,這有助於其支付員工薪酬、房租、保險和水電氣等費用。還有設計,蘋果公司為產品打上“加州蘋果設計、中國組裝”的標簽,此類高報酬的設計、研發等職位通常被保留在美國本土(而非流向中國)。我們常聽到美國工廠崗位消失,但那是因為自動化和其他科技進步使美國工廠雇用的工人更少。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