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玉兔二號巡視器走上月面影像圖。1月3日晚間,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成功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即月球車)順利駛抵月背表面。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了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並由“鵲橋”中繼星傳回地面。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當中國在本周四宣布它已經成功將太空探測器著陸在月球背面時,這不僅僅是一個科學突破。對北京來說,它不斷拓展的太空探索版圖也傳遞著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信息。“這不僅僅是一次著陸。”英國皇家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艾倫•達菲說道,“這清楚地表明中國技術已經達到何等卓越的程度。”
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4日載文《隨著中國探測器著陸月球背面,一個新的太空大國誕生》,文章說,從科學的角度看,中國的成就令一些曾預言這一努力終將失敗的人感到驚訝。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異常困難——月球背面從未朝向地球,由於月球的遮擋,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不能和地球直接進行無綫電通信。但中國研究人員通過發射一顆中繼衛星為月球車架起一座“鵲橋”。
2003年,當北京將第一位宇航員送入軌道時,西方觀察人士對這一消息不屑一顧,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為了趕上美國和俄羅斯做出的毫無意義的努力。但是,中國卻不受任何幹擾穩扎穩打地擴大太空探索版圖。如今,美國和俄羅斯對太空探索的熱情正在減弱。在中國,情況正好相反。早在其一流的太空事業登上全球頭條之前,中國就開始前期准備工作——2007年起中國就開始將目光轉向月球背面,并研究未來可能的著陸地點。在某些方面,盡管中國擁有的資金仍然較少,但中國的能力已與美國相當。
又據德國新聞電視台1月4日報道《德國科技搭乘嫦娥四號探索月球》,文章說,周四,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也搭載了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科技,被看作是中歐太空合作的新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