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下半場的10大核心邏輯!
http://www.crntt.hk   2019-01-06 09:04:20
 
  8

  中國經濟的上半場,依靠的是少數大公司

  中國經濟的下半場,依靠的是海量中小品牌

  在上半場,假如一個市場有10個億的規模,往往被幾個龍頭企業壟斷。

  在下半場,同樣是10個億的市場規模,應該是由數千個中小企業共同支撐的。

  海量中小品牌的崛起,他們將越來越具競爭力、生命力,就像螞蟻雄兵一樣,不斷蠶食主流市場。

  中國經濟的上半場,解決的是“生產效率”的問題

  中國經濟的下半場,解決的是“分配效率”的問題

  在上半場,我們不斷的擴大生產,壓縮成本,改良工藝等等,於是我們生產出了太多物質和產品,而現在的問題是:很多產品並沒有送到最需要它的人手裡去。

  下半場,我們需要解決的就是“分配效率”的問題,我們必須通過各種辦法提升分配效率,比如現在新興的租賃型/共享型/定制型等商業模式,就是在盤活沉睡的社會資源。

  生產效率,關注的是對有形空間的占有和操控;

  分配效率,關注的是對價值節點的鏈接和賦能。

  下半場最重要的不是你能生產什麼,而是你能不能把最合適的東西送到最合適的人手裡,使社會資源精准匹配,各歸其位。

  10

  中國經濟的上半場,是外向型經濟

  中國經濟的下半場,是內需型經濟

  上半場,我們更多依賴的是世界級的大市場,是靠世界經濟這個大輪子帶動中國。

  下半場,世界經濟已經帶不動中國了,我們必須自己帶動自己,甚至有責任去帶動世界。

  這也可以從“廣交會”到“進博會”的轉變看出來,“廣交會”是“把產品賣到全球”,“進博會”是“把全球產品買進來”,從“賣全球”到“買全球”就像一場乾坤大挪移,之前中國是靠世界的帶動,現在中國正在帶動帶動世界。

  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消費水平。

  中國還有哪些發展趨勢呢?

  1:利潤的演化

  商業利潤先後經歷了:暴利時代——薄利時代——厚利時代三個階段。

  所謂暴利時代存在於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產品緊缺、需求被忽然打開,而且信息不對稱;

  後來電子商務興起、產能過剩,導致商家惡性競爭,開始打價格戰、促銷,於是進入到了薄利階段;

  而今後的產品開始走個性化、定制化和個體化路線,產品的增值空間被打開,從而步入到厚利階段。

  2:標準的消失

  一流的企業做“標準”,這句話已經不再成立。

  這是大工業時代的邏輯,所有產品都是被整齊劃一的,標準的制定者可以坐享其成。

  未來所有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消費者的需求一定是個性化、多元化的,它對企業的兩方面要求比較高:第一就是提供定制化的能力(科技),第二就是對接消費者的能力(鏈接)

  3:電商的進化

  電子商務進化論:B2B——B2C——C2C——C2B——C2F,從商家對商家、到商家對個人、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商家、最終是個人對工廠。

  未來每一件產品,在生產之前就知道它的顧客是誰,個性化時代到來,乃至跨國生產和定制,這將徹底打破美國主動的全球產業鏈和貿易結構。

  4:商業關係

  商家和消費的關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買賣關係——服務關係——共生關係。

  以前買和賣是商業的基本邏輯,核心是“產品”,才有了差價和利潤;

  後來以滿足消費者一切需求為基本邏輯,核心是“服務”,產品要虛擬化、增值化;

  未來商家和消費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每個消費者都將成為一名生產者,價值共享。

  5:免費在哪裡?

  未來線上的一切都是免費的,包括:文章、書籍、視頻、電影、音樂等等,所有的創造者都需要無私的分享自己作品;所有的生產者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產品;

  未來線下的一切都是收費的,影院、餐廳、演唱會、見面會等等。究其本質,線上資源在公開化、共享化,而線下的場景和體驗才是消費的重點。

  6:財富形式

  我們的財富形式先後經歷了四個階段:糧票(花錢的權力)——存款(現金數字)——房產(固定資產)——估值(虛擬財富)四個階段。

  未來的財富形式一定是估值或市值,趨於虛擬和抽象,只是一個數字。

  即:你擁有多少財富,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隨便花這些錢,而是代表你有支配這些錢的權力,財富多少意味著調動資源的大小。

  究其本質,是整個社會越來越共享化、公開化、公共化。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無論你正在做什麼事,必須先從大處著眼,再從小處著手。

  這些變化足以讓大家認清全局,從而做好手裡的本職工作。

  有大破才有大立

  2019,中國的好時代,才剛剛開始!

  來源:雲掌財經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