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9日電/當年的棉田鹽場,已變身面向全球的智能工廠;當年的灘塗灣港,已矗立起一座聯通長三角的跨海大橋——這裡就是浙江慈溪。
浙江日報報道,一業興,百工出。不甘人後的慈溪人,用40年時間,從一間間手工作坊起步,從一個個小零件開始,搭車借力,造船出海,將這片原本種棉曬鹽的“三北之地”,打造成杭州灣南翼民營經濟發展高地。
治不必同,期於利民。當年,慈溪種下的民營經濟這粒“種子”,已在這片土地上化為繁茂的“經濟林”。
小零件,“搭車”借動力
1981年,慈溪爆出一條新聞:這一年,掌起儀表廠的產值和利潤分別達到1500萬元、458萬元。
這家企業的崛起,是因為搭上了無錫一家國營電度表廠的“便車”。1974年,掌起儀表廠時任廠長戎紀華從無錫這個廠獲得為其配套生產電度表零件——塑料數碼字輪的機會,企業從此駛上發展快車道。
“搭便車”的背後,是慈溪人骨子里敢拼敢闖的精神。這是移民傳統、圍墾文化、海洋基因交織的產物。
“一支棉、一枝稻”,農業人口高達90%,土地多為圍海造出來的鹽碱地,這就是改革開放前慈溪的家底。而包括戎紀華在內的慈溪第一代民營企業家,正是憑借“寧為雞頭,不做鳳尾”的不服輸精神,巧借他人資源,及時嵌入中國工業化的發展鏈條。“白沙針織到全國,全國鈔票匯河角,河角鈔票起樓屋”,這句至今在當地流傳的順口溜,道出了當年慈溪人的喜悅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