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歡聚家宴(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昆山10月29日電(記者 李娜)“來昆山這些年,感謝政府對我們的照顧,感謝當地的百姓,對我們的愛護、關心,我們早已融入了這裡。”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孫德聰在兩岸歡聚午宴上動情地說道。
28日上午,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參訪團走訪了位於昆山開發區的慧聚天後宮。長三角地區有百萬台商在打拼創業,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發展,台商需求日趨多元,從軟硬件配套逐漸深化為心靈關懷,為了滿足台商精神需求,由昆山台商共同捐資重建並引入媽祖文化,昆山市也熱情支持台商,把台灣美食、老街、媽祖廟一並搬到昆山,慧聚天後宮也是真正意義上兩岸合力共建的第一座媽祖廟。
兩岸媒體走訪了慧聚廣場內的台胞社區,這裡是昆山台商的精神家園,同時兩岸融合也在這裡得以充分體現。
當天中午兩岸媒體記者在社區交流中心所吃的每一道菜,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每道菜皆取材自台灣、昆山兩地,是由台商眷屬和昆山本地義工們用心烹煮出來的地道台灣料理,帶有濃濃的閩台風味,吃到了兩岸融合的好味道。比如菜脯蛋是由台灣苗栗客家菜脯和昆山陽澄湖草雞蛋結合、台式白菜鹵是由台灣大地魚和昆山大白菜結合,就連一碗白米飯也是由台灣金山地瓜和昆山大米一起烹煮而成。
“在這裡只看到一家,沒瞧見兩岸。”孫德聰總結道。在實地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慧聚廣場的有很多台胞義工,平時這裡會開展文化、慈善、美食製作等交流活動,在場一位來自台灣苗栗的80歲老阿嬤在交流中心正製作客家小吃,兩岸媒體品嘗後紛紛贊不絕口,台灣媒體記者也倍感親切。
隨後,兩岸歡聚午宴接近尾聲時,兩位台灣小朋友還上台展示了他們的才藝表演,在他們的背後的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昆山台商為兩岸一家特地製作的歌曲。
據悉,昆山開發區著力將慧聚寺打造成為具備“濃鬱台灣特色”的文化旅遊景區。目前,整個景區總占地約130畝,由慧聚寺、文化廣場、文化交流區、媽祖文化主題公園以及台灣街五大部分組成。整個“慧聚廣場”集兩岸宗教、藝術、人文、歷史、建築菁華大成,集慈善、文化、寺廟、旅遊等功能於一體,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媽祖文化元素、濃鬱台灣特色、台商精神信仰、群眾文化集聚”的特色旅遊中心,長三角媽祖文化特色旅遊的橋頭堡。長三角地區超過50萬台商及家屬經常前往參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