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博物館都走上“台灣化” 專家徐天福憂心
http://www.crntt.hk   2018-08-17 00:27:15
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台中8月17日電(記者 林谷隆)蔡政府上任後文教部門推動一系列“台灣化”措施。“國立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位於台北市南海路的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台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台灣美術館。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要如何台灣化?這些大陸來的文化是否不再展示,深鎖在庫房裡。史博館走上“台灣化”這條路,未來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徐天福,現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監事,曾任歷史博物館主任秘書、彰化縣教育局督學、彰化縣文化中心主任等職。

  蔡政府上任後推動一系列“台灣化”措施,新任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記者會,宣示要讓故宮台灣化、在地化,要讓所有人都可以認定是“台灣的故宮”,在台灣引起廣大爭論。而典藏河南博物館運台的華夏文物為主的歷史博物館,從7月1日起也要“關閉3年”,並展開7年整修計劃。

  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日前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表示,史博館過去的定位是作為“中華民國”對內對外的文化、藝術、歷史櫥窗,未來希望透過盤點文物與重新詮釋,更與台灣這塊土地接地氣,讓史博館重新脫胎換骨,以嶄新面貌迎接大眾。

  曾任歷史博物館主任秘書的徐天福感嘆,請問故宮文物從哪裡來,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從哪裡來,當年北京故宮有一半文物跟著蔣中正搬遷到台灣來,這就成為台北故宮典藏之寶。歷史博物館也是如此,很多文物都是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例如青銅器、唐三彩,這些都是華夏文明,如何在地化,如何台灣化?

  徐天福表示,青銅器、唐三彩等文物都有身份証,從哪邊出土,如何來到台灣都記載一清二楚,這要如何台灣化?如何在地化?文物不能將矮化、窄化,更不能去中化,反而要將華夏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如果台灣化,只是重視台灣,難道要將這些寶貝送還給大陸。

  徐天福透露,歷史博物館在扁政府時期,曾經在杜正勝推動下,要跟位於台南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併,變成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北院,後來在許多專家學者的反彈下,才讓計劃喊卡。如今歷史博物館在台灣化的浪潮中,要閉館三年整修,這有違一般博物館逐步整修更新的常態,而是整個博物館都要關閉,確實是不太常見。

  徐天福提到,在歷史博物館閉館期間,超過6萬件文物,包括從河南博物館運台的華夏文物都要被分開送往台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台灣美術館等地,為何這些中國歷代文物是否會全部歸還,還是直接進入庫房不再展出。三年後歷史博物館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