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賴清德最近的言行,與其本人過去的慣常表現相比,有點“不一樣”,甚至可以“不尋常”來形容。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其“行”,是他作為蔡政府的“執政鐵三角”一元,在蔡英文和陳菊頻頻落鄉輔選站台之下,他卻是在搞些“政治含金量”頗低的活動,包括頒獎、參訪企業等,把自己的身價恢復到地方市長的位階,渾然不像一個“運籌帷幄辦大事”的“行政院長”,並與目前正炒得熾熱的選舉活動隔絕開來;在“言”,他竟然“髮夾彎”式地將對岸稱為“中國大陸”,棄用他曾經堅持並慣常使用的“中國”,等於是否定自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定位,承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當然,他作為“中華民國”的“行政院長”,應當恪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但在過去,他是滿不在乎甚麼“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相反還多次在“中華民國”“立法院”內,以“中華民國”“行政院長”的身份,聲稱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不但是與自己依附於“中華民國”的政治身份相扞格,而且也被批評為“侵蝕蔡英文的祝專有職權”。
文章分析,從正面看,賴清德此舉,是嚴格區分黨政分際。實際上,選舉是政黨之間的事情,政黨的主要職能就是要透過選舉,獲得執政權後落實貫徹自己的黨綱理念;而政府人員則在行政上執行執政黨的施政理念的同時,應當保持行政中立,不捲入政黨活動尤其是選舉活動。即使是要參加,也應是利用休息時間,甚至是放假。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批評“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利用社會公器進行政黨選舉活動,公私不分而且毫不諱忌。或許,賴清德的“遠離”選舉活動的做法,在客觀上,是一位“新潮流系”老將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彌消另一位“新潮流系”老將的“出位”效應。
當然,賴清德不參與選舉活動,可能也是吸取此前他被批評為“侵蝕蔡英文專有職權”的教訓,不再“撈過界”。實際上,賴清德現在雖然貴為“行政院長”,但在民進黨內卻沒有黨職。不像是在出任台南市長時,仗著依據民進黨黨章規定,當黨執政時,“直轄市長”是民進黨當然中常委,有權參贊黨內事務。但即使是在台南市長任內,他也很少出席中常委會議,似是並不熱衷黨務活動,關心自己在台南市的政績,多於民進黨的黨務。在升任“行政院長”後,他的當然中常委職務卸解,就更不關心民進黨的黨務了。有時接執政黨主席邀請,列席民進黨中常會的會議,說明“行政院”推動的某些措施,也是以“被傳召”的心理前往,做完報告及回答中常委詢問後即匆匆離開,不願久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