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壁壘(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長期以來,美國和中國保持著一種建設性接觸,但現在這種關系正以驚人的速度瓦解。近來美國的政策和做法給兩國關系帶來極大的破壞性態勢。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6月30日載文《美國承受不起妖魔化中國的代價》,文章說,就美國而言,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過度批評,有時甚至敵意、霸道的戰略文件,比如不久前發布的“國家安全與國防戰略”、美國高級官員的類似講話以及美國經濟政策轉變,它們全都視北京為威脅美國所珍視的一切的“修正主義”國家。美國記者也助長了當前黯淡的美中關系。專家們幾乎天天公布中國“胡作非為”的新證據,比如中國試圖在美國大學削弱知識產權、中國用邪惡的債務陷阱控制發展中國家。此類批評認為,中國得到什麼必然意味著美國失去什麼。這些批評者認為,當務之急是通過各種可能手段反制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與中國的合作必須退居次要位置。這種對中國威脅的誇大常常達到無以複加的程度。
中國的戰略雄心可能令人不安。但是,它們絕不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美國徹底重估美中政策、對華發表激烈言論以及揮動大錘式的零和政策的理由。別忘了,事實往往并不支持此類絕對的、片面的結論。一個歪曲嚴重的看法認為中國謀求把美國趕出亞洲和控制本地區。事實上,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中國抱有此類目標。持這種看法的人往往胡亂推論,其根據要麼是個別行動(比如中國在南海擴大影響力),并非權威的中國觀察家的言論,或者大國擴大權力的泛泛而談、缺乏現實根據的成見。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北京決心推翻當前的全球秩序。然而,這裡所謂的全球秩序非常狹隘,而且更成問題的是,對該秩序的定義以民主為中心,從而大大歪曲了對中國批評的範圍。實際上,北京支持當前秩序的許多方面,包括一些美國現政府排斥或削弱的方面,如應對氣候變化、多邊經濟協定。如今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主要由私營企業和一個大體上開放的貿易體系驅動。誠然,世界貿易組織體系需要改革,但北京基本上遵守了該組織的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