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共關係研究學院院長陳士良。(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6月29日電(記者 張嘉文)由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主辦的第二屆兩岸韜略論壇29日在淡江大學台北校區舉行。率團參加論壇的上海公共關係研究院長陳士良在會中表示,如果台灣接受九二共識,台灣擁有一定數量的邦交國,只要沒有雙重承認,就不算違背兩岸一中,反而是內戰結構的體現,但如不承認九二共識還要擁有邦交國,就是謀求分裂的標誌,所以蔡英文執政後台灣邦交國開始減少,且未來還可能繼續減少。
第二屆兩岸韜略論壇是由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主辦,上海公共關係研究學院合辦,主題為“逆勢中的兩岸關係戰略思考與作為”,探討子題為兩岸關係理論的新出路、現階段影響兩岸關係結構因素以及從歐盟統合經濟看兩岸融合的信心建立措施與風險管理。
有近30位兩岸學者出席論壇,台灣部分有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理事長翁明賢、前陸委會主委張京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許智偉、台灣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廖坤榮、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教授洪陸訓、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理事揭仲等人。上海部分則由上海公共關係研究學院院長陳士良率團,副院長李秘、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鍵、副研究員鄭鈞華等人出席。
第一場子題討論為兩岸關係的建構途徑:兩岸關係理論的新出路,陳士良在討論中表示,台灣問題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從1949年到今天,台灣問題這一基本性質始終沒有改變,但從80年代開始,兩岸之間戰爭的氛圍開始下降,和平的因素開始增加,1992年形成九二共識的共同認知。
陳士良說,從歷史視野來看,九二共識實際上是兩岸內戰結構在和平年代的新發展,一方面確認了大陸與台灣是中國內戰的兩方,確認了內戰性質,同時也擱置了兩岸政治爭議,為和平解決內戰創造了新空間。
陳士良認為,只要台灣堅持九二共識,大陸也願意在九二共識的框架下,與台灣平等協商兩岸各種議題,隨著各種協議和機制累加,兩岸政治對立以及衍生的問題最終能找到解決辦法。
陳士良也提到,但民進黨上台後迴避九二共識問題,採取倚美抗中的對抗性作法,今年四月,賴清德公開表示自己是“台獨”工作者,讓民進黨上台後對兩岸之間最後一點模糊空間也被擠壓殆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