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義虎教授(左)與中評社社長郭偉峰在交流 |
中評社╱題:“我與中評20年:初心與願景” 作者:李義虎(北京),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
作者指出,通觀《中國評論》20年來的發展歷程,從一本雜誌做起,接著又成功打造中評社、中評網、中評學術出版社、中評智庫,匯聚成大家心目中的“中評”,一路走來可以說是一個克難前行的周期,也是一個喜獲豐碩成果、開啓新征程的轉捩點,更是一個回首初心再望願景的加油站。
一、《中國評論》20年來的發展歷程
《中國評論》月刊創刊20周年了,這是一件值得兩岸學術界、新聞界及任何關心兩岸和平發展的人士共同慶賀的事。從中國文化要義來說,“20年”是一個大的整數,值得紀念也必有紀念之事;從歷史行進脈絡來說,“20年”無論怎樣都是個極為重要的時間節點,可以很好檢視過去展望未來。通觀《中國評論》20年來的發展歷程,從一本雜志做起,接著又成功打造中評社、中評網、中評學術出版社、中評智庫,匯聚成大家心目中的“中評”,一路走來可以說是一個克難前行的周期,也是一個喜獲豐碩成果、開啓新征程的轉捩點,更是一個回首初心再望願景的加油站。
這“20年”,我們一起陪伴《中國評論》一路走來,走到今天的“新時代”。我與中評諸公結緣甚早,這“20年”既可說是滿載友情,也可說是共同奮進結伴前行。早在《中國評論》創刊前的一些年,我就與“中評”的創始人和掌門人偉峰兄認識結交并迅速成為好友知己。記得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因為研究和報道涉台問題相識。那時偉峰和建閩二兄在中國新聞社工作,偉峰兄因為是大陸記者入島採訪的第一人聞名海峽兩岸,而他年紀輕輕就已經肩負了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的重任;建閩兄是中新社港台海外部副主任,是社裡涉台新聞的“總管”。可以說,二人挑起了中新社涉台港澳新聞報道、採編、評論的大梁,是絕佳的工作搭檔、事業夥伴。中新社在偉峰兄的主持和運作下,在大陸最早開辦了沙龍式的兩岸關係和對台政策研討會,在涉台研究和涉台新聞還屬於敏感、甚至保密的情況下,中新社率先舉辦台灣問題沙龍。這個沙龍雖然并不很大,在涉台研究領域或許只佔一隅,但它推動了大陸對台研究基本隊伍的集結,淬煉了台灣問題研究的選題,開闢了新聞界與學術界、媒體與智庫合作的先河。
二、四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回首這“20年”,有很多足以讓人流連、感慨和勿忘的事情,但擷取其中的若干浪花,可以給“中評”的歷史添上珍貴的記憶鏈接。這裡值得提起的記憶鏈接,在1996年、1998年、2005年及2012年4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1996年10月,在偉峰兄的運作下,中國新聞社和台灣《世界論壇報》在香港共同主辦了首屆“中國統一論壇”研討會。按今天辦會的規模和“盛況”來看,論壇并不算很大,大陸與會的有10名學者,台灣有8位,香港本地1位,加上時任國台辦新聞局局長張銘清、中新社社長郭瑞、副社長周秉德、台灣《世界論壇報》創辦人段宏俊、董事長陳白淮等,也就30多人。但這個論壇“空前絕後”,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舉辦了這個“首屆”之後,因為兩岸關係的大背景,也由於偉峰、建閩兩兄的工作事業變動,而沒有再辦下去。不過,兩兄的事業重心不久便轉到了創辦《中國評論》上來,“首屆”論壇的人脈資源、研究資源和情感資源,都接續到一本在兩岸四地迅速受到矚目的《中國評論》上。“空前絕後”帶來了“繼往開來”,它成為了架接海峽兩邊的一座橋梁。
記得在1998年的一天,偉峰兄打來電話,是為《中國評論》創刊號向我約稿。我們聊起用新的研究方式面對兩岸關係的心得,更寄望於為兩岸關係提供一個重要的研究園地。偉峰兄談起他創辦《中國評論》的構想和規劃,其中談到他希望為兩岸學術界搭起一座溝通對話的橋梁:這本雜誌并不單獨是大陸方面的,她是兩岸的、中國的、大中華的。在這方面,《中國評論》沒有辜負兩岸、港澳和海內外讀者大衆的期待,她確實成爲了“兩岸共同媒體”——連戰先生就是用這幾個字為《中國評論》親筆題詞。“兩岸共同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共構性,不是屬於兩岸哪一方,而是屬於兩岸雙方。《中國評論》為此形成了資源共享、平台共用、媒體共建的特點,在以後的十幾年間,特別是發展到中評社時,在北京、香港、台北分別成立新聞媒體,共用中評社及中評網的名義與平台,在編輯部協調下,分工合作約稿編輯、採編新聞。無論是文章內容的重要性,還是編輯風格,抑或是人員分工合作,都體現著這個新型媒體的共構性。這種共構性一直延續下來,頗有心靈契合、共同構建“兩岸共同體”的蘊涵。今天回想起來,偉峰兄那次跟我的通話,頗能代表中評人做“兩岸共同媒體”的初心。
2005年是中評社發展歷程中更加重要的年份。這一年5月,中國評論通訊社也就是大家今天都非常熟悉的中評社成立了。6月3日,第一篇稿件向海內外順利發出,開啓“中評”新的路程。中評社注册地點在香港,但卻是大中華地區第一家數字化網絡通訊社,不僅在香港、台灣、北京,而且在華盛頓、首爾等地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新聞採編網絡,形成“小全球”的布局。中評社的稿件以及時、快捷、準確為特點,24小時滾動播發最新的新聞,發稿數量僅次於新華社及中央社。其新聞報道以深度分析為特長,在兩岸新聞方面顯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相關評論、述評和重要文章常常能影響兩岸學界及民衆的看法。而中評社主辦的中評網,已經成為兩岸四地、華人社會乃至國際間關注中國、關注兩岸,獲取相關資訊的基本工具。大約每個研究兩岸問題的學者、學生,每天早上都會打開中評網,以抓取兩岸最新的信息,掌握最近的動態;每個雖不研究兩岸問題但卻熱心兩岸事務的人,也會對中評網產生某種依賴感,只要你看過一次以後。
2012年,又是一個重要年份。這是一個牢記初心,走向未來的重要時間節點。這一年,中評智庫(CRTT)成立。偉峰兄多次向我談起組建智庫的重要意義,其中包含著他對於中國發展、兩岸關係的新思考,也包含著對智庫建設的新理念。特別是,如何將研究和傳播,智庫和媒體結合起來,需要打破某種“界別”的壁壘,需要進行新的嘗試和努力。中評智庫的宗旨是“融合兩岸關係,推動港台交流,把握中國趨勢;接觸世界思潮,觀察亞太脈動,弘揚和平理念”。自成立以來,中評智庫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在兩岸、港澳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如它運用資金支持兩岸、港澳及國外學者開展學術交流和政策研究,舉辦時政論壇和學術研討會,進行大數據調研分析,編輯智庫報告,出版理論性書籍,資助優秀人才,組織各類評獎活動等等。現在,中評智庫基金會與中評社、中評網、中國評論月刊、中評學術出版社已經成為高度一體化的“共同體”,緊密合作,互相促進,影響越來越大。
三、中評的最大價值所在
中評從一本雜志開始,已經走過20年的歷程。從這20年中,我截取1996、1998、2005和2012年四個年份,對中評歷史做了一個有重點、但也粗疏的回憶。意在與中評諸君、也與中評作者群、讀者群等共勉。對於一個人來說,20年意味著成了大人;對於一個機構來說,則是進入成熟期,可以幹一些大事了。在這種回憶中,我最為感觸的是,中評諸君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和平統一方面的初心,20年來,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給兩岸和平與統一願景提供動力、增添助力,在兩岸長期積累的頑固矛盾中尋求最大公約數,找到可以對話的契合點。這可能是我理解的中評的最大價值所在。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6月號,總第24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