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政府經常表明支持環保,回收業對廢物循環再造亦有一定貢獻,惟有從業員表示,政府要收回他們在將軍澳經營近20年的土地,令他們被迫結業,數以百計從業員及其家庭的生計將大受影響。政府建議他們到遠至長洲及坪洲的土地投標營運,根本無心協助他們。地政總署解釋,有關用地已被規劃及指定作數據中心的用途,當有適合作回收業務用途的土地推出,環保署會通知業界人士競投。
將軍澳於上世紀80年代未填海前,已有多位回收業人士在區內經營回收木板、金屬、廢紙及塑膠等,其後將軍澳陸續發展成新市鎮,他們需要遷移,政府兩次批出短期租約土地供他們經營,而他們10家公司於1999年起於將軍澳85區、即現時日出康城附近一幅土地經營,至今已近20年。
政府拒租出將軍澳137區
鍾記負責人鍾洪發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他們在將軍澳堆填區附近營運,可以回收被棄置在堆填區的有用物料,對廢物循環再造有所貢獻。但政府於去年中通知他們,需收回有關土地,要求他們遷出,雖然遷出日期已被延長,但最終限期就在下月底。
他表示,其間他們曾提出多個建議,包括批出附近早已荒廢的將軍澳137區土地供他們租用,惟政府部門卻一口拒絕,只建議他們到遠至長洲及坪洲等離島土地投標營運。
他們認為這是強人所難,因他們需靠近堆填區才能經營,且地方如此偏遠,運輸費實在難以負擔。如果政府不再租出土地,他們將被迫結業,數以百計從業員及其家庭生計將大受影響,冀政府正視。
容海恩冀延租約另覓地點
一直協助他們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指出,本港的堆填區已接近飽和,回收業對將資源循環再造有很實際的幫助,現時這群回收業人員正處於生死存亡的一刻。
她希望政府將租約延長,並提供合適地點供他們經營,讓他們繼續為生及對環保作出貢獻。
地政總署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環保大道回收場牽涉10幅毗鄰環保大道的短期租約土地,由1999年1月11日開始續租至今。有關短期租約用地連同附近的未批租政府土地,已被規劃及指定作數據中心的用途。
地政總署指,由於有關土地即將發展數據中心,西貢地政處於去年7月通知租戶收回。原定租約終止日期為去年10月3日,其後延至今年3月底,再進一步延至今年7月3日,其間地政處已多次提醒租戶盡快覓地搬遷。
地政總署又指,一般租約內容會訂明政府可給予租戶不少於一定通知期後終止租約,租約終止後租戶不會獲政府提供地方重置。
對於租戶及議員要求於將軍澳137區等地另覓土地租予受影響租戶,地政總署指,根據現行機制,環保署與地政總署一直保持緊密聯絡,在全港各區物色合適短期租約用地,並指定作為回收業務之用,再通過公開招標招租,以支持本地回收業界的運作和發展。
環保署解釋,將軍澳137區內的大部分土地已用作臨時填料庫,以儲存本地建築工程所產生的過剩公眾填料。就建議在該區臨時填料庫邊界斜坡範圍外覓地作回收之用,除了大量土地平整、斜坡防護、交通配套問題之外,亦需考慮土地規劃及長遠發展等因素。
(來源: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