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的成長之憂,不僅來自於外部市場,也來自於企業內部。企業產權制度及治理結構水平,是制約民營企業上台階的突出瓶頸。
從小作坊、家族企業起步的“傳化”,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挑戰舊的企業制度,以制度變革探索民營企業的現代企業發展之路。
2004年,“傳化股份”在深交所正式上市,成為行業內首家上市公司。2015年,“傳化物流”重組上市,次年“傳化股份”更名為“傳化智聯”。其間,“傳化股份”通過收購,成為上市公司“新安化工”的第一大股東。
“傳化智聯”今年的一季報顯示,掌門人徐冠巨目前只占1.95%的股權,在前十大股東中,除了傳化集團以外,多為機構投資者。
與此同時,跨國併購也在以股權紐帶推進。2016年,“傳化”與全球特種紡織化學品領導者荷蘭TPC Holding B.V公司(簡稱“拓納化學”)在荷蘭埃德完成股權收購交割,“傳化”布局全球市場邁出實質性一步。
“傳化”收購拓納化學後,在全球的生產基地和市場布局更加完善,紡織助劑業務覆蓋亞太、美洲、歐洲、中東、非洲等主要地區,並通過中國、泰國、荷蘭三地的生產基地為客戶提供供應鏈服務,成為特種紡織化學品助劑領域的全球主要領導者之一。
近年來,公司進一步引入內部股權激勵機制。目前,公司參與股權、期權及合夥人機制的員工已有1200多人。他們成為推動企業成長的重要骨幹,也成為“傳化”引進優秀人才的有力舉措。“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等機制創新,正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傳化”。近5年來,“傳化”員工數量翻了一番,其中80後員工占比已達七成左右,引進高層次管理型及專家型人才1275名,其中供應鏈、互聯網、化工、金融投資等領域的領軍人才3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