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上海金茂大廈(2017年5月1日攝)。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人們圍繞倫敦金融城作為世界最卓越金融服務中心的地位可能會如何變化展開了激烈辯論。令人失望但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評論員、從業者、決策者和學者們的這些爭論以一種簡單、狹隘、嚴重以歐洲為中心、甚至帶有種族中心主義色彩的方式進行,他們將這個話題作為一場零和博弈對待。
據香港《南華早報》5月15日報道,太多的評論員似乎認為,倫敦金融桂冠的“最好”、“最明顯”并且“僅有”的競爭者都在歐盟。為證明這種狹隘,可以看看被廣泛使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該指數對所有主要中心進行了排名。今年3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仍然將倫敦排在第一位,但人們最常提到的歐盟城市卻排名不佳。法蘭克福排在第20位(下降9位),巴黎第24位(上升2位),都柏林第31位(下降1位),阿姆斯特丹第50位(下降17位)。
相比之下,亞太地區很多主要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的排名上升了。天津新進入了排名,青島的排名大幅上升。香港和上海分別排在第三位和第六位,北京和深圳也名列前20位。
該指數還指出,上海和青島是金融專業人士認為未來會變得更加重要的兩大中心。
當然,這些亞洲競爭對手面臨一項艱巨任務,那就是它們不僅要達到倫敦金融實力的深度,還要達到它的廣度。在這方面,事實可能證明,中國的金融中心網絡十分重要。
顯而易見的三個中心將首先包括香港,作為一個成熟并且高度發達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通往中國內地的門戶,它會吸引知名的全球性商業和投資銀行以及財富管理機構、對衝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第二,上海作為一個商業性國際金融中心,它擁有很多金融市場,包括股票、黃金、金融衍生品和外匯,那裡還有外國商業、投資和國有銀行。第三,北京作為一個政治-金融中心,那裡有主要金融監管機構和國有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