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門羅主義”干涉拉美二百年
http://www.crntt.hk   2024-01-23 09:12:30
這是2023年12月15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拍攝的一尊雕像,雕像前的牌子寫著“紀念1989年12月20日的遇難者”。(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2009年4月,在第五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期間,委內瑞拉時任總統烏戈·查韋斯送給美國時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一本書,名為《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書中寫道:“拉丁美洲的不發達來自他人的發達,現在它還在養活他人的發達。”

  拉丁美洲,這片富饒的土地,在經歷漫長的歐洲殖民統治後,曾於19世紀初迎來民族獨立的曙光,但很快又成為近鄰美國嘴邊的“肥肉”。1823年12月,美國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發表國情咨文,宣揚“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這一政策方針此後被稱作“門羅主義”。

  “在美國內部,‘門羅主義’被解讀為《獨立宣言》的延伸,旨在防止歐洲均勢政策染指西半球。但這一切沒有與任何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協商過。”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書中寫道。

  200餘年來,美國抱持“門羅主義”,視拉美地區為“後院”,一次次對拉美發動入侵、策動政變、強加制裁、實施滲透,從中掠奪資源、攫取利益、掌控命脈,一步步讓美洲從“美洲人的美洲”變成“美國人的美洲”。時至今日,“門羅主義”的霸權利刃仍深深扎入拉美人民的“血管”,給拉美政治安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傷害。

  入侵——“所謂‘正義事業’的背後是美國的利益”

  1989年12月20日凌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一陣劇烈的爆炸聲讓特裡妮達·阿約拉神經一緊,她立刻擔心起在機場奉命值守的丈夫。最終噩耗傳來。她失去了丈夫,女兒再也見不到爸爸。“辨認丈夫遺體的時候,我傷心欲絕,他的背上都是彈孔啊!”

  那一天,美國發起代號為“正義事業”的軍事行動,悍然入侵巴拿馬,推翻當時的諾列加政府。在這場入侵中,巴大量民宅被摧毀,五角大樓公開說巴軍人和平民共500多人死亡,但實際死傷人數至今仍是一個謎。

  作為巴拿馬“12月20日死難者親屬協會”主席,阿約拉多年來致力於將美軍入侵的真相大白於天下。“美軍入侵給我們造成了無法醫治的創傷。可以說,整個巴拿馬都是受害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