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鐵牛”進得去  良田耕出來
http://www.crntt.hk   2023-03-20 18:40:14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重慶,“六山三丘一分地”,2805萬畝耕地中約90%位於丘陵山區。機械上不了山、農機入不了地,一度成為當地農業現代化的短板。

  春意正濃,記者走進重慶市涪陵區龍潭鎮德勝村,站在一片曾經的丘陵撂荒地旁,過去滿坡雜草的景象不見了,一台台農機在田間穿梭忙碌。

  農田宜機化改造、農機本土化創新、吸引培育新農人……重慶採取一系列措施,助力現代農機開進丘陵山區,讓更多“巴掌田”變成了“聚寶盆”。

  宜機化改造  整合零散地塊

  拖拉機轟鳴,不一會兒,10畝地已耕種大半。“我家田地不相連,大的不過一兩畝,小的衹有兩三分。過去,哪敢想能用上大機器。”在德勝村,輝騰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曉彬說。

  德勝村位於丘陵地區,地塊零碎。“過去使用微耕機,一天下來,手都抬不起,還是要買中大型農機。”2017年,陳曉彬一買就是4台,準備大幹一場。

  然而沒過多久,陳曉彬傻了眼。田塊與田塊之間沒有耕作道,需要開路架梯,機器側翻事故時有發生。一來二去,農機只能閑置。

  “重慶戶均耕地不足5畝,60%農戶的耕地分散在3處以上,零碎土地間不通路,就用不了中大型農機。”重慶市農業農村委農機化處一級調研員胡臘全說,“規模化流轉土地,是宜機化改造的前提。”

  2020年,德勝村集中連片流轉500畝土地,並進行宜機化改造。整治後的旱地梯台層層叠叠、向上延伸,寬敞的機耕道將每層梯台連接,分散的土地間也有了生產道路連通。

  2015年起,重慶著眼於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探索推進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截至2022年底,重慶已對110萬餘畝農田進行了宜機化改造,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由“十二五”初期的26%提高到“十三五”末的5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