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祖國舉旗 我們行動“:戰疫難忘海歸力量
http://www.crntt.hk   2020-05-06 09:58:20
邱結華奮戰在武漢戰疫一線(圖源:人民日報)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近4個月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青年海歸在戰疫之中發揮的作用令人矚目,實例不勝枚舉。

  在湖南,常德市致公黨員、青年海歸佘雨蓉在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終於迎來了始發自新西蘭奧克蘭、穿越大半個地球後轉站廣州、飛臨長沙、最終抵達常德的防疫物資。這是她費盡千辛萬苦從學習與生活了15年的新西蘭聯系到的物資,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在山東,位於萊西市的潤福達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中難見往日熱火朝天的場面。這是一家以自動化設備制造及其零部件加工為主的民營企業,受疫情影響,原材料進不來,銑床、車床、鑽床所有設備都只能靜靜地“趴”在原地。留學歸來的總經理苗根荃是個視野開闊的年輕人,他當機立斷,決定響應政府“新建、改建防護用品生產綫或轉產防護用品”的號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研發制造平面口罩生產機。僅用7天時間,第一台平面口罩機就成功下綫完成調試。

  在福建,來榕務工家庭社工站——“村童媽媽”聚樂部人來人往,許多由家鄉返回福州的複工企業員工家屬帶著孩子來到這里,接受社會各界給予的防疫幫助和指導。福建省青年留學人員協會緊急動員會員單位,采購了一批一次性醫用口罩和愛心糖果,捐贈給這些來榕務工人員的家屬及其子女,免去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够安心工作,順利複工。

  在山西,一支由太原海歸青年自發組織建立的“防疫情翻譯志願者服務隊”,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外籍入境人員相關信息排查工作中發揮有效作用。翻譯語言涵蓋英語、日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等多個語種的海歸服務隊,已陸續有50餘位志願者報名參加,通過綫上綫下聯動,為海關、機場、車站等提供全天候翻譯服務。

  在上海,一曲《沉思》悠揚婉轉、動人心弦。雙雙畢業於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青年海歸音樂家王魯和成昂采用鋼琴與小提琴“雲合奏”的方式,為戰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綫的醫務人員獻上了法國作曲家馬斯奈的這曲久經不衰的名作。這是二人首次嘗試綫上合奏,在他們最擅長的音樂語言之中,飽含著最真摯的感謝與敬意……
<nextpage>
  五四青年節剛過,今天,我們就用這一個版面講述青年海歸戰疫的故事,白衣執甲的他們、千里馳援的他們、開足馬力複工複產的他們……唱響了一曲曲難忘的青春之歌。

  你們努力的樣子 我們都記得。

  “祖國一舉旗,我們就行動!”便是青年海歸們無需言說的默契。

  救人,從集結到凱旋

  邱醫生的號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管外科可不好掛,如今他恢複出門診,一些“老病友”早早做好了複診打算。有家屬帶著患者驅車穿越小半個江西,也是為了能找邱醫生瞧病。

  支援武漢的日子轉瞬已過,這1個半月,卻成為邱結華行醫以來最難忘的一段時光。

  “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nextpage>
  3月31日中午,江西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277名隊員乘機平安返贛,經過水門洗塵,已在武漢奮戰近50天的白衣戰士終於回家了。

  畢業於德國慕尼黑大學的青年海歸邱結華就在這架飛機上,他是南大二附院血管外科的副主任醫師。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報名去了武漢。“二娃只有8個月大,望著我出家門也不哭,這麼大的娃娃也知道給我打氣!”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我們中的多數以前并未接觸過傳染性疾病,對此類疾病的基本防護甚至防護服穿戴流程也是從頭學起。”2月12日晚上下達了集結令,第二天邱結華便與同事風塵僕僕地抵達武漢,分秒必爭接受防護培訓,14日就入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正式接收病人。

  一次 ,一位有基礎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了消化道大出血,在又一次嚴重嘔血後血色素已降至4克,情況危急萬分。萬幸的是,邱結華與同事在該病患入院伊始就給他做了深靜脈置管,搭建好的“生命通道”在這次嘔血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終於成功地搶救了這位患者。

  3月下旬,邱結華轉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這里有位96歲的奶奶,直到現在仍讓他記掛在心頭。老人病情尚屬穩定,但在感染病毒後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為幫老人解壓,邱結華有空就去陪她嘮家常,說體己話,其他同事也常去看望奶奶,為的就是讓老人卸下心里的包袱。

  在邱結華入駐的酒店,無論回來多晚,都能在專門布置的茶點房內吃到一口熱乎湯飯;在身後,南大二附院也為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們提供了完備的後勤保障工作。不必有後顧之憂,醫護人員可以在前綫安心工作。

  江西支援湖北醫療隊中,大部分是像邱結華這樣的青年醫務工作者。他們銘記心中誓言,挺身扛起重擔。采訪中邱結華反複強調,“別用‘英雄’稱呼我們,這個詞的分量太重了。不為做英雄,我們只想治好每一位病人。”
<nextpage>
  邱結華希望,公衆在這次疫情中形成的對醫務工作者的信賴和尊重,能够成為推進醫患關系進一步良性發展的契機,使後疫情時代的從醫環境更好。病人及其家屬對醫生護士再多一份體諒,醫生護士對病人再多一份耐心與理解,彼此尊重、增信釋疑才能減少誤解。

  支援,從國內到海外

  “森通,南陽醫療物資緊缺。情況緊急,你能不能幫忙想想辦法?!”2月初,一通來自河南南陽中心醫院的電話,讓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盧森通的心被揪了起來。

  南陽是他的家鄉,他人雖在外地,但南陽抗疫形勢卻讓他時刻牽掛。作為湖北向北的要道,南陽要吸收安置6萬多名從鄂返鄉的南陽籍人員,多方壓力下,當地醫療物資一度出現大量緊缺。

  回國前,盧森通曾在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留學,擔任過莫大中國學聯主席,南陽的老鄉相信他會有辦法,能幫忙聯系到海外援助物資。

  通過河南省委統戰部外事辦公室,盧森通第一時間聯系到不少海外華僑華人組織。“這些海外華僑華人組織一聽家鄉有難,立刻行動起來踴躍組織捐贈。過程中也時有波折,由於捐贈物資必須符合醫用標准,需要華僑華人拿著國內所需型號前往專門地方購買,一處沒找到再去下一處,并以最快速度寄回國內。大家不記報酬地付出,中華兒女的心無論走到哪里都與祖國緊緊相系!”盧森通說。

  時差相隔,一通通語音電話將白天與黑夜相連,打破了時空距離。疫情初期,盧森通聯系的一位意大利華僑買了大量口罩與防護服,想要幫助國內抗疫,沒想到運到後才發現物資不符合醫用標准。倆人一遍遍溝通、聯系,一個在國外仔細比對型號、一個在國內忙著對接。讓盧森通難以忘懷的是,符合醫用標准的防疫物資終於運抵國內、送到指定醫院的時候,倆人的語音接通後沉默了半晌,盧森通心中的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他猜,電話那頭的僑胞或許也是一樣。

  不久前,盧森通以校外學生身份參與的清華大學學生“一帶一路”協會向俄羅斯捐贈藏藥,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批捐贈在北京藏醫院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協助下進行,將於5月份運抵莫斯科。
<nextpage>
  “‘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報李的民族。’在中國疫情肆虐的時候,俄羅斯曾經第一時間援助中國,莫斯科大學校長也曾給北京大學發來了加油鼓氣的信函,信中寫道:向遭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國人民表示慰問與支持。希望中國人民身體健康、精神永固、闊步向前,直至成功消滅疫情。如今國外戰疫形勢嚴峻,中國也為俄提供了醫療物資援助。我們也想盡己所能出一份力。”盧森通說。

  在此之前,盧森通已通過聯絡北京大學憲法行政法中心,把1000個醫用防護口罩捐贈給了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盧森通表示,留學歸國人員可以幫助海內外相關機構實現更好對接,搭建起共同戰疫的堅實橋梁。

  2017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回信,勉勵海外學子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胸懷大志,刻苦學習,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優秀人才,把學到的本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讓青春之光閃耀在為夢想奮鬥的道路上。作為寫信的執筆人,盧森通始終銘記“讓青春之光閃耀在為夢想奮鬥的道路上”,在抗疫中展現了留學人員應有的擔當與作為。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這場全民抗疫,讓我深感祖國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我們就會擁有直面所有困難與挑戰的勇氣,一切困難也終會被克服。”盧森通說。

  紓困,從拓渠到轉型

  近兩三個月,在浙江杭州,MSC咨詢接到了三四十家企業的服務需求,咨詢內容主要聚焦於複工複產、企業自救、政策扶持等方面。

  MSC創始人譚亞幸曾留學於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2014年回國創業時,他決定深耕當時還沒有太多人涉足的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咨詢領域。
<nextpage>
  初識CSR,源於大學期間去英國做交換生的經歷。在當時,他參加了英國著名零售商瑪莎百貨的一個CSR項目,團隊將倫敦街頭一些無家可歸者聚集到一起,向他們提供食宿與培訓機會。一個月後,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也加入到項目中來,并且比任何人都要賣力,原因是他們不想再重返無家可歸的狀態了。

  受助者身上發生的深刻變化給譚亞幸帶來了極大觸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譚亞幸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提供咨詢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除了捐贈物資,我們還能在抗疫中做些什麼?”不少企業找到譚亞幸,希望能獲得社會責任路徑項目的規劃。“有的企業迫切地想要為抗疫出力,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受‘送什麼’‘怎麼送’掣肘。”譚亞幸說,還有企業擁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他們便為企業設計了科技抗疫方案,利用技術優勢實現人員流動軌跡分析的進一步開發與應用。後者應用在之後的疫情防控中,被證明是通過行程分析判斷人員流動與病毒風險防範的有效手段。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還有一些前來咨詢的企業自身情況并不樂觀,現金流出現問題。在綜合一些客戶的共性訴求與問題之後,2月初,譚亞幸與團隊在網絡端推出圍繞信息、效率、後勤與科技四大方向的系列特輯,并以“戰略性災情應對10問”的形式啓發并幫助企業運用核心力量來協助解決社會問題,為抗擊疫情提供切實幫助。

  不久前,受杭州市上城區統戰部委托,譚亞幸與團隊走訪了區域內的創業園區,傾聽企業聲音,了解複工複產中的企業所需、所急、所想,調研企業生產情況,并參與《複工複產指南手册》編撰,幫助企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最近,一家浙江本土的制造業公司聯系到譚亞幸,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公司海外訂單被取消,工人也無法複工。“大家一起為這家公司找辦法,目前的產品可做出哪些轉化?生產綫如何再利用?是否可以借機重塑組織架構?”借助供應鏈端災情互助平台,譚亞幸通過海外留學生組織,幫這家企業找到了新的訂單來源。更令人欣慰的是,經過評估,該企業的生產綫具備生產另一種產品的條件,由此獲得了地方政府800萬的訂單。60多歲的企業主,臉上終於露出了1個多月未見的笑顔。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