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與經濟政治研究所國家安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維江進行主題為“國際安全局勢與中國對外戰略”的講座。(圖片:講座截圖) |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實習記者 潘瑩琪)7月15日,國際關係學院2020年夏季學期系列大講堂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與經濟政治研究所國家安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維江進行主題為“國際安全局勢與中國對外戰略”的講座。馮維江對“安全”的基本概念進行辨析,並在此基礎上對國際安全局勢的現狀進行分析。他認為,國際安全面臨的挑戰錯綜複雜,我國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一、安全基本概念辨析
(1)安全狀態與安全能力
馮維江表示,漢語中“安全”的含義,一方面是指“沒有危險”的狀態,另一方面還有“使之沒有危險”的動態含義,這種動態含義的基礎或依憑是具備保護或保全所欲安全之對象的能力。而在英文中的“安全”涉及兩個詞匯,一個是“security”,指的是:安全的狀態或性質,如免於危險,免於恐懼或焦慮,或不虞被裁員等;為防止間諜或破壞活動、犯罪、攻擊或逃跑而採取的措施,或任務為執行上述安全活動的組織或部門。另一個是“safety”:免受傷害、損傷或損失的安然狀態;用於防止意外或危險操作的裝置(通常裝在武器或機器上)。他指出,在英文中security和safety表示安全時,也都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安全的狀態,其二是實現安全狀態的措施或裝置,即安全能力。
(2)積極安全與消極安全
馮維江指出,積極安全指主動通過高邊際投入而取得的安全狀態及能力;消極安全指不被迫進行或追加安全投入,從而可以在低邊際投入狀態下實現的安全。具體而言,積極安全是指通過主動的投入來獲得規避危險的能力,如開奧運會或舉行其他的重大的活動時,事先相應地可能就要進行積極的安全保障投入。而消極安全指的是不進行比較高的邊際成本投入時同樣能夠實現安全,與積極安全相比,它的成本更低。一般說來,主動作為的安全模式邊際成本比較高,而通過良好的治理與行為、信任,以提升自身損失吸收能力和抗打擊能力等方式增強安全韌性,這樣實現的安全邊際成本相對較低。積極安全和消極安全兩者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在某一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通過積極安全的投入,而後在一個時間之內建構出消極安全的效果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