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對於公共景區經營過度依賴門票的情況,58.4%的受訪者指出這會影響遊客的體驗,50.4%的受訪者認為這降低了遊客到景區旅遊的願望,48.6%的受訪者覺得這容易引起價格上的無序競爭。受訪者的其他看法還有:景區項目只能靠門票獲利(43.4%)、缺少景區門票價格監督機制(40.9%)、景區的公共屬性被淡化(31.7%)和經營管理成本被轉嫁給遊客(24.7%)等。
楊勇認為公共景區的發展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收入的來源,在門票經濟之外還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收益。“如果僅算門票上的收益,有可能會導致商業氣息太重,旅遊體驗感差。可以通過提升遊客在休閑、住宿等方面的體驗,讓遊客有更長的停留時間”。
對於公共景區經營,調查中,68.6%的受訪者建議完善公共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60.6%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對公共景區門票價格的監管,53.7%的受訪者建議充分挖掘景區的特色,45.5%的受訪者建議提升景區配套的公共服務質量,32.6%的受訪者建議加強旅遊與其他產業的結合,豐富旅遊產品。
楊勇認為,不能把景區發展和社會整體發展割裂開來,要採用“大旅遊”的思路發展地方旅遊業,算綜合的經濟賬。“旅遊業對當地的經濟、營商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尤其對一些地方品牌塑造有很大的作用。同時也需要建立起對景區的補償機制,促進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劉思敏認為,我國的景區應該分成公益型、市場型和混合型三種,並採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具有明顯社會價值的公益性景區應該降低門票收費,讓更多的人能去體驗,依靠市場投入建設的市場型景區的價格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對於兼具兩種特點的混合型景區,其門票價格應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最高限價管理。
劉思敏還建議建立起國家公園體制,為景區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公益性的景區應該有國家級、省級和城市公園三級。目前我國僅有城市公園這一級,還沒有形成三級的形式。理順投資關係,有助於更好地規劃管理景區門票。國家公園體制完善後,對屬於國家一級的可以通過中央財政支持,對最具特色的也最需要保護的景點進行管理和維護,同時鼓勵社會企業贊助以及志願者參與”。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