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泰廷。(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3月16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拜登政府從發布首份暫行“國安戰略報告”以來,多次表態支持台灣,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並在聽證會上公開稱台灣是“國家”。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助理教授劉泰廷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拜登政府彰顯台灣議題,主要有兩個可能目的,一是因應美中2+2會晤,增加談判籌碼,二是打破外界對拜登政府的既定印象,顯示出拜登的對中強勢,不輸給特朗普。
劉泰廷,中興大學國際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兼任中興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日韓總合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研究專長包括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東亞國際關係、中國外交政策、兩岸關係等。
拜登政府自3日公布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以來,除了在戰略內容強調,支持台灣並捍衛民主、人權與尊嚴,隨後在12日舉辦的美、日、印、澳線上四方會談中提及台海情勢,國務卿布林肯也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時,公開稱呼台灣是“國家”,並宣稱將支持台灣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顯示出拜登政府有打起“台灣牌”的跡象。
分析拜登政府頻頻提起台灣議題,劉泰廷表示,以過去特朗普時代的美國政府作風來看,打出台灣牌通常是在向中國叫陣,因為彰顯台灣議題,受刺激的對象就是中國,相同手法換作拜登政府同樣如此,台灣議題往往是美國制衡中國的利器,不過,他認為,拜登政府的作法,會比特朗普政府的作法來得細緻,並具有較高的外交手腕。
劉泰廷認為,拜登政府目前操作台灣議題,主要兩個可能目的,首先是因應18日將舉辦的美中2+2外交高層會晤,美方由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為代表,中方則由“外交部長”王毅與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潔篪與會。
由於這是拜登政府外交高層首次與中國外務代表在外交場合上交鋒,美國必須要有所顏面,因此透過事前不斷彰顯台灣議題,累積談判籌碼,在會晤上較不會處於劣勢。
劉泰廷指出,可以發現,這是一系列的作為,從3月初的國安戰略指南,到布林肯在聽證會上的發言,到四方會談,美國不外乎重申印太戰略、圍堵中國、台灣議題,顯然是打算在接下來的會晤上增加談判利基。
此外,拜登政府第二個可能目的就是,對外宣示美國對中態度不會走弱。劉泰廷說,拜登在去年與特朗普競選的過程中,一直被外界稱為“奧巴馬2.0”,其對中態度也是特朗普操作的議題,雖然拜登多次對外表示,對中強硬的調性不會改變,但親中派標籤仍難以撕除,因此可以判斷,拜登政府近來的舉措,有很大成分也是在打破外界的既定印象,透過一些行徑證明自己不是親中派,以鞏固內部民意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