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析中歐投資協定 黃財源:美歐關係回不去了
http://www.crntt.hk   2021-01-07 00:25:21
屏東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黃財源。(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屏東1月7日電(記者 蔣繼平)經過近7年時間協商的《中歐投資協定》去年底簽署,屏東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黃財源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在中美爭霸賽局下,特朗普四年主打美國利益優先,罔顧傳統盟友損害歐洲利益,替中國創造不少機遇,就算美國不樂見,協定還是在拜登上任前談成,表示美歐關係似乎回不去了。這也意味著中國在經濟及地緣關係找到突破,後續觀察是否會在歐洲議會順利通過。

  黃財源,1958年生,高雄人。中興大學經濟學系學士,政治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曾經擔任“行政院”主計處研究員、“經濟部”統計處研究員。

  歐盟與中國耗費近7年時間協商,在2020年12月30日談成《中歐投資協定》(CAI),雙方僅達成原則性共識,協定仍須獲得歐洲議會批准。

  《中歐投資協定》重要性?

  黃財源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體制轉換和市場運作成功的典範,由早期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開放之初融入中國特色的部分市場機制,再由具中國特色市場機制的運作成功,逐步擴大市場機制比重,取得進一步的經濟成果。而中國經濟要再進一步成長,開放是必要的途徑,開放可引進外來競爭,強健中國企業體質,增強國際競爭力,也可消彌國際爭端,對外貿易和投資障礙,須逐步降低或排除。

  根據2019的貿易數據,歐盟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而中國則是歐盟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CAI協定內容提到,中資公司有望在歐洲經營新能源、環保和數位等事業領域,中國也承諾立法禁止強迫外資轉讓技術、禁止國企歧視外國投資者、在政府補貼方面更加透明,並刪除強制須與中方合資的金融服務、廣告業務、私人醫院、房地產和污水處理等規定。歐洲公司則獲准在中國開展電動汽車、電訊雲服務、航空和海上運輸等相關業務。

  黃財源分析,從形式上看來,中國讓與的範圍和項目似乎較歐盟多,但讓與內容事實上也是中國國企改革的必要開放步驟,另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CAI的成功簽署,也為下一階段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累積能量。RCEP的重點在國際貿易的互利,CAI的主軸在投資環境的公平與優化。

  對中國爭取加入CPTPP有幫助?

  黃財源表示,CPTPP被稱為是目前標準最高的自貿協定,以目前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短期要調整開放至進入門檻標準,困難度相當高。之前中國加入WTO時,承諾會遵守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國際社會對其執行成效並不滿意,加入CPTPP需由目前11會員國同意,可能被操弄成進入障礙。因此可視為動態調整過程。

  過程中傳出美國介入因素,為何美國會介意?

  黃財源表示,近代無論就種族、歷史、社會、文化、政治各方面,歐洲傳統靠向美國,但在特朗普的執政的4年,推行一切以美國為中心的政策,罔顧跨大西洋伙伴同盟關係的歐盟,損害了歐洲的經濟、政治甚至安全利益,美歐關係才出現轉折。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