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兩岸經濟因素在台灣選舉中可能產生“雙刃劍”作用。
李賀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深化,兩岸因素在島內政局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台灣選舉中,兩岸因素直接影響選民投票傾向。從國民黨方面看,馬當局施政滿意度持續低迷,始終在低檔徘徊。從民進黨方面看,面對急劇變化的兩岸關係,應該重新檢討黨的大陸政策。謝長廷甚至明確表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讓台灣人民滿意、讓美國能接受、讓大陸能忍受”。
再進一步分析,兩岸因素對台灣選舉結果的作用,既有政治方面的影響力,也有經濟方面的影響力。但其中兩岸經濟因素更直接相關選民投票傾向。前“陸委會副主委”、台灣政治大學“國發所”教授童振源表示,他在2012年2月參與製作的一份民調顯示,兩岸關係因素導致原本支持蔡英文的5.75%選民轉向支持馬英九,其中兩岸經濟因素占了4.25%;有2.8%的選民雖然投票給蔡英文,但同時卻擔心蔡當選會影響台灣經濟。當時,兩岸剛剛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台灣島內民眾多數對兩岸簽署協議後的正面效果有較強期待,出於擔心民進黨上台兩岸經濟發展停滯的疑慮而未投票給蔡英文。
在2016年“大選”中,兩岸經濟因素仍將發揮作用,但這種作用可能會成為“雙刃劍”。一是島內出現檢討兩岸經濟發展效益的聲音;二是台灣社會充斥著兩岸經濟快速發展吞噬“台灣主體性”的疑慮。
第四,台灣當局“去中國化”教育的惡性後果逐步顯現。
李賀認為,由於國民黨在兩蔣時代長期的“反共”教育,以及李登輝與陳水扁近二十年的“反中”教育,加上“本土化”教育,台灣民眾中“恐共”、“恐中”、“恐統”情緒仍在。特別是在“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的台灣一代,大多為1980年-1990年間出生,目前正處於20-30歲的年齡段,他們的“恐中反中”情緒較為濃厚。此次“太陽花”事件的組織者、參與者絕大多數正是受“去中國化”教育下的青年學生。台灣指標2013年民調顯示,年紀愈輕、教育程度愈高者,愈認同兩岸是“國與國關係”,其中,20至29歲民眾持此看法的比率高達76.2%。
此外,被異化的“台灣主體意識”成了台灣主流民意的新基調。台灣“主體意識”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政治歷史背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呈現不同的內涵。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之後,民進黨不斷操弄“去中國化”議題,並刻意混淆台灣“主體意識”與“台獨意識”的區別,以“台獨意識”綁架台灣“主體意識”,台灣“主體意識”的內涵和外延開始變得模糊。藍綠各方也開始在“台灣是一個‘事實獨立的國家’,國名叫‘中華民國’或‘台灣’,它的前途應由 2300 萬台灣人民自己決定”上靠攏,並衍生“愛台灣”、“守護台灣”、“台灣優先”、“台灣自決權”、“台灣公投權”、“台灣加入聯合國”、“台灣應享有更大國際空間”、“台灣與大陸不屬同一個國家”、“統一就是吞並台灣”等觀念。
李賀指出,教育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台灣當局長期的“去中國化”教育的危害性逐漸顯現,值得高度重視。目前,馬英九當局開始在此問題上撥亂反正,但教科書內容回歸史實問題上遇到綠營和“台獨”勢力極力阻撓,收效並不明顯。2016年民進黨若上台,“去中國化”教育的現象可能出現惡化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