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國五年規劃編制的特點與啟示
http://www.crntt.hk   2020-11-13 09:06:46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用中長期規劃特別是五年規劃(計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已經編制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計劃),在五年規劃(計劃)的指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綜合國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社會發展奇跡。五年規劃(計劃)是對未來五年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也是對各級政府工作的指引。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我國五年規劃(計劃)的編制呈現出三個鮮明特點。

  凸顯戰略性。五年規劃(計劃)編制的指導思想與我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意志。規劃的編制之所以有很強的戰略性,原因在於其不局限於某些產業或某些區域,而是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展現我們黨總體的執政思路、執政理念、執政風格,是對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謀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階段性表達,是未來五年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行動綱領。有些規劃(計劃)的起止時限還不止五年,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二○一○年遠景目標綱要》涉及年限就長達十五年,不僅主要關注20世紀的最後五年,同時還兼顧21世紀的頭十年。其目的在於使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發展階段順暢地銜接起來,從而保持“三步走”戰略的連續性。

  把握宏觀性。五年規劃(計劃)是統攬全局的規劃,其著重點在於謀劃未來五年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包括發展思路、指導方針、區域協調發展等,從而確定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戰略重點。規劃(計劃)的宏觀性特點,給各種活動主體以明確指引作用,讓國內外、黨內外各界人士、各類企業,對未來黨和政府要做成哪些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中央政府有哪些政策支持等等,形成初步判斷,進而對自身目標與行動有所構思、有所預判,從而使各方凝心聚力,共同向著黨指引的方向不斷邁進。

  明確的政策性。對未來五年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和戰略重點,規劃(計劃)都會提出基本政策和保障措施,確保黨中央規劃與建議落地實施。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實施、支柱產業發展、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等方面,國家都會出台具體政策予以大力支持,從而為市場更好配置資源、地方或部門出台配套執行方案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中國成立後,在改革開放之前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啟動編制了五個“五年計劃”。除“一五”計劃外,其他計劃具體內容雖然沒有公布,但這些計劃在當時經濟建設中仍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這一時期,五年計劃的編制工作一直接續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掌握著每一年度經濟方面主要數據,並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四個現代化”也始終是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後,五年計劃的編制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從“六五”到“十二五”,這七個五年規劃(計劃)都經全國人大正式公布,並得到全面執行。從“六五”開始,規劃(計劃)的編制開始強調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開始向注重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注重提高經濟效益轉變。這期間,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我國經濟開始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十三五”規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最後一個五年規劃。面對世界經濟增長格局、國際產業分工、全球貿易規則、能源版圖、地緣政治環境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黨和國家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以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制定了這一規劃。當前,“十三五”規劃全面收官在即,“十四五”規劃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必將在我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