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以色列19日對伊朗境內發起襲擊。伊朗媒體報導說,伊朗防空系統當天在伊斯法罕省上空發現3架微型飛行器並將其擊落,事發地靠近伊斯法罕國際機場和伊朗空軍的基地,沒有造成任何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發後,以色列官方拒絕證實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襲擊的報導,但很多媒體認為,此次襲擊是以色列“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更像是一場“心理戰”,意在顯示對伊朗的警告和威懾。
有評論指出,以色列一向“有仇必報”,且當前維持衝突狀態對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繼續執政有利,因此以色列報復伊朗在意料之中。不過此次襲擊中,以色列並沒有打擊伊斯法罕省的伊朗核設施,體現了很大程度的克制,這背後和美國的態度有很大關係。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近期與以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時,明確表示美國不會參與到以色列任何針對伊朗的進攻行動中。這表明,拜登不希望在即將到來的大選前,中東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
過去,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爭鬥基本是通過“代理人”進行“影子戰爭”。雖然近期衝突升級,但雙方仍保持克制。有鑒於此,兩國未來很可能陷入低烈度的報復循環。
歷史上的5次中東戰爭,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近幾十年,以色列沒有再和周邊主權國家發生過戰爭。雖然包括以色列、美國、伊朗在內的相關國家都不希望當前衝突升級成主權國家間的大規模戰爭,但各方都在採取“戰爭邊緣政策”,即利用對方不希望戰爭的心理搞戰爭威脅或發動准戰爭行為,以此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殊不知,這種做法十分危險,一旦發生誤判就可能導致局勢失控。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