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海已成中美全球反霸與稱霸之爭的主場域
──兼論反霸導向下的國際環境塑造
http://www.crntt.hk   2023-12-03 00:19:07
中國須以反霸塑造有利於統一的國際環境
  中評社╱題:台海已成中美全球反霸與稱霸之爭的主場域──兼論反霸導向下的國際環境塑造 作者:王海良(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

  【摘要】西方對台灣問題的干涉已從美國一家之舉演變為聯合干涉,形成以全聯盟、半政府、軍事化為特徵的挺台圈子。這使台灣問題的國際化升級成了台灣問題的全球化。美國主導的聯合干涉意在鋪墊霸主戰略策略導向,藉台灣問題實行對華戰略困擾。台海成為中美反霸與稱霸之爭的主場域,表現在國際思想空間、國際力量態度、中國的處境、反霸權的高度、反霸權的意義上。中國須以反霸塑造有利於統一的國際環境,包括建立國際反霸統一戰線、揭露美分裂中國策略、外交上打贏反“獨”之戰、反制美西涉台話語攻勢、軍事上借力反制新霸權。

  圍繞台灣問題的國際鬥爭既是一個歷史現象與歷史過程,也是現實態勢與現實挑戰,又是大障礙與大難題。隨著中國崛起、中美力量對比變化、國際格局演變,也因島內社會和兩岸關係發生變化,美西方調整了對台政策和對台戰略,圍繞台灣問題的國際鬥爭出現了新現象、新模式、新態勢,中國面臨著新局面、新挑戰、新任務。

  一、台灣問題國際化呈現聯合干涉之勢

  2020年之前,美國長期獨家干涉中國內政,台灣問題的國際化集中表現為中美圍繞中國國際代表權的鬥爭。2020年後,這個局面已成為歷史,現實是台灣問題的全球化、干預台海的體系化和以台制華的合圍化。在美國的帶動和推動下,西方一些國家開始有樣學樣,或與“台獨”來往,或在台灣問題上發聲,對中方形成一定干擾甚至壓力。

  (一)西方對台應變發生實質變化

  自2016年民進黨二次執政以來,台灣當局連續丟掉9個“友邦”,現僅存13個。美為之着急,在難擋台“友邦”與台“斷交”情況下,轉向掏空其“一中政策”,從國內立法開始,全面佈局挺台,阻止中國統一。美方的所作所為,給西方樹立了一個壞榜樣,一些國家開始亦步亦趨,形成了台灣問題新國際化局面。從整個西方對台應變情況看,台灣問題的新國際化具有以下重大實質內容:

  1.在美國謀劃和帶動下,漸行“一中一台”模式。

  2.形成了一個新國際化戰略,是為遏制中國的戰略手段之一。

  3.形成一條國際干涉路線,是為美西方慣用的群起而攻之套路。

  需要強調的是,國際干涉的實質變化還全面反映在美西方干預台海的新策略上,這些策略呈現了以下特徵:

  1.扭曲化,就是對台灣實行準“國家”化、改名換牌、改頭換面。

  2.升格化,就是設計主題引導、利用便捷路徑,拉起自由民主旗號,把台灣問題國際化加以合理化、抽象化、粉飾化。

  3.擴展化,就是把台灣問題與南海、香港、新疆、安全、貿易、科技等掛鉤,擴大反中領域、反華陣營,尤其是把那些在台灣問題上持正確立場,但在其他問題上與中國意見相左或利益不同的力量拉進去,形成對台間接支持。

  4.汙名化,就是搞話語攻勢,抹黑中國大陸、污衊“一國兩制”,渲染大陸幾年內攻台,在國際社會和國際輿論中妖魔化中國。

  (二)美西方干預台海的新範式

  在美國佈局和推動下,台灣問題新國際化出現了比以往嚴重得多的態勢,國際環境發生急劇變化,主要表現為:

  1.全聯盟,就是美國主導多國聯盟範式。美要求盟友全體一致挺台。這個聯盟加上台灣的13個“友邦”,在聯合國之外形成一個大約50個國家的龐大集團。它在分裂中國的同時,也在分裂世界。在反共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驅使下,部分中東歐國家選擇通過台灣問題向中國發難,來顯示自己堅守理念,以換取美國的欣賞和報償。

  2.半政府,就是半政府集體挺台範式。主要是議會挺台,以免行政當局陷入困境。近來又出現了政黨挺台,尤其是執政黨挺台,性質就更清楚了。

  3.軍事化,就是與台灣建立軍事關係範式。認爲美方應在西太平洋保持強大兵力,意圖迫使中國不因對台力量優勢而動武。結合美軍退出阿富汗觀察,這些軍事聯盟意味著美戰略重心由陸地轉向了海洋,台海的戰略地位和對抗性提高、危險性堪憂①。這意味著台海風暴不太遠了。

  (三)已拉起一個護台的大圈子

  美國為台灣搞了一個國際圈子,但這個圈子並不算小,其能量更不可小覷。其首要任務是與台建立緊密關係,同時在美指揮下協調立場和行動。

  緊密關係的標準:1.突破性,如韓國第一次派戰機飛近台海、韓日採取修好和協同行動;日韓澳則因台海而觸碰核武議題;菲律賓對美增加開放了4個軍事基地,並與日本簽訂軍事合作協議,主要針對台海局勢。2.實質性,這是根本的戰略選擇,而非形式化的權宜之計,具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和前景。3.制度性,在經貿和文化交流合作掩飾下,簽訂協議、達成默契,形成固定機制,採取半政府方式進行,在美主導和擔保下運作。歐盟國家較傾向於這一操作方式。

  緊密關係的結構:1.緊密關係組成要素(1)政治和外交(法理範疇),即政治上以台制華,外交上模糊化處理,遊走在“一中一台”邊緣。緊跟美國的西方國家尤其熱衷和嫺熟於此。(2)經濟與科技,在保持對華經濟貿易關係的同時,與台保持並擴大經濟與科技交往,衹做不說。歐盟主要成員國傾向於這一模式。(3)軍事與戰略,作為印太戰略的一部分,建立和改善與台軍事和戰略關係,是基本取向,也是底線思維的體現。2.三種緊密關係類型:(1)全面型,仿效美國,與台加強政治經濟軍事全方位關係。(2)基本型,政治經濟為主,軍事為輔,以法德瑞荷西等歐盟國家為主。(3)核心型,局限在政治和經濟上對台交往,而不涉及對台軍事互動。一些缺乏軍事力量的歐盟小國傾向於此。

  緊密關係的表現:1.互為盟友,仿效和採取美慣用方式,在政治和軍事上把台灣當成實際上的非典型盟友對待,而不求外交形式或儀式。2. 戰略協同,以政治理念為基礎,按美要求和指揮,與台進行政治互動,實際形成跨地區戰略協同,干擾甚至困擾中國。3.政治互動,除以上兩種情況以外,一般可能比較局限在政治領域與台互動,以表態的方式挺台,是具有次要陣營成員從眾性質的行為模式。多數歐盟成員國、中東歐國家傾向於如此。

  可能產生的影響:1.聽美國指揮力挺台灣,總體上協同美對台戰略,加入美建立的政治軍事組織、準備將來制裁中國大陸、考慮接受美核保護並支持和協助對華進行核威懾。2.不顧大陸態度挺台灣,重要政治人物互訪;調整台代表機構名稱;在聯合國及其所屬組織挺台;將來可能接納所謂“台灣流亡政府”;對台半導體科技合作分流。3.軍事上打算干預台海,擴大的北約和加強的印太戰略將朝這一方向推進。4.推進與台灣全面關係,除法理形式外,以實質性全面對台關係掏空其現行“一中政策”,達到美式“一中一台”政策與策略的效果,間接但事實承認台灣具有準“國家”地位。

  二、聯合干涉鋪墊霸主戰略策略導向

  不言而喻,台灣問題所處的環境和條件都已發生急劇變化,美西方與“台獨”的聯手擠壓,使和平統一的空間大大縮小,已不允許我們完全按照過去設定的路徑和節奏推動和平統一進程。面對崛起的中國,美國再度面臨戰略兩難,目前還不能提供答案,但卻沒停止嘗試以新霸權體系行動進行干預,恐怕就是它的積極探索。

  (一)以台灣問題對華做戰略困擾

  台海對美國的霸主地位有重要意義②,隨著美戰略規劃和軍事部署的成型,美對華戰略博弈的焦點赫然凸顯了出來。美軍從阿富汗潰退後,矚目的地緣戰略目標是台海和南海。

  相應地,政治攻勢也進一步加強了。台海成為中美較量的主場域,一是支撐美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二是丟不掉死心塌地配合美方的民進黨;三是可消耗中方一定外交資源;四是坐實台海為印太安全與軍事要衝,與南海共同構成美海上霸權的防波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