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掛反應裝甲的“M-60”坦克。 |
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從最初為“T-64”主戰坦克開始配備世界上第一代復合裝甲之後,也一直在為如何更好地提升自身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而絞盡腦汁。但是,當黑爾德提出爆炸反應裝甲這一前沿技術概念後,蘇聯方面並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認為其不過是“旁門左道”。直到以色列“夾克衫”爆炸反應裝甲在戰爭中大放異彩,再加上敘利亞將繳獲的部分該型裝甲樣品交給蘇聯後,蘇軍高層才真正認可了這一新技術。
於是,由蘇聯鋼鐵科學院牽頭負責研製,從1983年開始啟動,僅用了一年便推出了蘇聯自己的爆炸反應裝甲,這就是“接觸-1”。在“接觸-1”之後,蘇聯相關技術人員繼續進行改進研發,重點是在保證對破甲彈防禦能力的基礎上,能夠有效對付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高動能彈芯。於是,通過布置多層“接觸-1”的復合結構設計,以層層干擾、破壞乃至切割的手段,蘇聯相關技術人員終於研發出了第二代重型爆炸反應裝甲,即“接觸-5”。據稱,該型裝甲可以使主戰坦克抵禦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防護能力提升30%~40%,已經是相當可觀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接觸-5”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採用模塊化設計並且提升防禦效能,形成了目前的新一代“化石”重型爆炸反應裝甲,主要裝備在“T-90M”、“T-14”等新型主戰坦克上。而烏克蘭也利用蘇聯時代留下來的軍工遺產,另辟蹊徑,研發了原理不同於“化石”的“利刃”重型爆炸反應裝甲。該型裝甲採用了聚能射流設計,“以矛對矛”,據稱其防禦破甲戰鬥部以及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防禦能力更好。不過,由於“利刃”反應裝甲的成本更高、結構設計更複雜,此前主要裝備在T-84“堡壘”-M主戰坦克上。
西方對於爆炸反應裝甲的態度
雖然爆炸反應裝甲的技術概念誕生於北約旗下的聯邦德國,但是北約國家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幾乎沒有大量採用爆炸反應裝甲,以至於烏克蘭得到“豹2A4”主戰坦克後,還要自己利用庫存的“接觸-1”爆炸反應裝甲為其大面積配裝。那麼,為什麼北約國家對於爆炸反應裝甲的反應如此冷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