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美國軍方正在研製新一代反導攔截彈。按照計劃,這款導彈將於2028年交付美軍。
有軍事專家分析,美國新一代反導攔截彈雖然打著反導的名義,但其實質上也是典型的直升式反衛星武器,可以垂直上升進入預定軌道,摧毀目標衛星。
經過多年發展,美國已經研製了陸基、海基、空基、天基等多種反衛星武器,形成了一套反衛星武器體系。美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系統發射的GBI反導攔截彈、海基“宙斯盾”戰艦發射的“標準-3”反導攔截彈、空基F-22戰鬥機發射的新型攔截彈Asat、天基攔截彈SBI等,都屬於反衛星武器。不僅如此,美國還在大力發展共軌式、定向能式和電磁干擾式反衛星武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以“產生太空碎片”為由,提出停止進行直升式反衛星武器的研發試驗。從表面上看,美國似乎站在了道義高地,是為了推動全球軍備控制、避免太空軍事化發聲。然而,這一主張的背後卻是美國為一己私利的精心算計。
美國只是提出反對“對衛星實施打擊”的試驗,並沒有呼籲停止相關武器的研發、生產和部署,更未提及禁止其他威脅或破壞衛星正常運行的活動。顯而易見,美國提出相關倡議的根本目的在於假借軍控名義,主導國際規則的建立,確保自身在反衛星武器領域的優勢,進而謀求太空霸權。
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早在1967年,《外空條約》就莊嚴宣告,外空探索和利用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應為所有國家謀福利;第7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的進一步切實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的決議,就是要防止太空軍事化損害國際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