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少將25日向記者表示,自俄羅斯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軍已摧毀烏克蘭141架飛機、110架直升機、566架無人機以及265套防空導彈系統。
美國福布斯網站稱,“羚羊”博客上的開源情報分析師,通過媒體上的照片和視頻確認,烏克蘭S-300防空系統損失21個發射裝置,“相當於7個左右的連、戰前烏防空部隊的7%”。報道稱,3月下旬,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的一次空襲中摧毀一整個烏克蘭S-300連,包括1部目標指示雷達、1部火控雷達、4輛支援車和十多部發射裝置。
不過,張學峰認為,這種統計方式並不科學。統計防空系統的損失,不能簡單計算摧毀了多少發射裝置,關鍵在於摧毀對手的制導雷達。如果制導雷達被毀,即便發射裝置、導彈全部保存下來也毫無意義。相反,如果烏方的S-300導彈系統僅被擊毀21部發射裝置,而保留了大多數的雷達,那麼烏方防空系統損失不大。當然,有些防空系統,例如“山毛櫸”“道爾”,是發射、制導一體化,一輛車就是一個火力單元。張學峰認為,依據公開視頻和照片統計烏方防空系統損失數量很容易少算。因為俄軍較少公開相關畫面,而烏方顯然也不願公開受損情況。
張學峰認為,總體上看,烏克蘭裝備的防空系統年代久遠,技術相對落後,俄羅斯又對這些防空系統的性能參數了如指掌,能夠對其組織有針對性的干擾壓制。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方面採取的策略是一種“防空游擊戰”,也就是在己方大中型防空系統遭到對方打擊和嚴重破壞,無法組織起體系性對抗的背景下,不尋求對保護目標的全天24小時保護,而是採取多種措施保存實力,伺機對俄羅斯空天軍戰機進行伏擊,以此阻礙俄羅斯空天軍的大規模行動,並對其形成威懾,使其投鼠忌器,打擊俄軍士氣。同時迫使俄軍固定翼飛機在低空飛行,為用便攜式導彈進行打擊創造條件。
俄不斷調整“反游擊”措施
正是這種防空游擊戰,保證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烏克蘭方面的大中型防空系統仍然沒有被俄羅斯全面摧毀。這從兩點可以看出:一是網上流傳的所謂蘇-35殘骸表明,該機還需要攜帶反輻射導彈執行防空壓制任務,說明確實有烏克蘭大中型防空系統比較活躍;二是不時有中空的固定翼飛機被擊落,應該是大型防空系統所為,比如最近有一架“獵戶座”無人機被擊落,而蘇-35也不能完全排除被大型防空系統擊落的可能。
實際上壓制、打擊這類到處打游擊的防空系統也並不簡單。張學峰表示,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基本上繼承自蘇軍。這些防空系統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戰術機動性比較好,可以快速實施機動、快速轉移陣地。如果用巡航導彈打,從衛星偵察到目標到進行數據裝訂,需要以小時計,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也比較慢,飛500公里需要幾十分鐘,其間很難保證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不進行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