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安東諾夫機場的衛星圖像。圖自澎湃影像 |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俄烏衝突已持續近一個月時間,激烈的攻防仍在烏克蘭多地上演。儘管西方國家始終不願直接插手戰鬥,但西方軍事專家對俄軍的行動仍保持高度關注。
觀察者網編譯報道,當地時間3月21日,美國Politico新聞網發表對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俄羅斯軍事專家邁克爾·科夫曼(Michael Kofman)的採訪,以美軍支持的研究和分析機構的視角,分析俄烏衝突局勢。科夫曼稱,僵持的戰況可能會在兩周時間裡迎來關鍵的“轉折點”。
公開資料顯示,科夫曼是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NA)俄羅斯研究項目的主管,同時也是美國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凱南研究所的研究員,主要研究俄羅斯武裝力量、軍事思想、戰略等問題。他此前曾在美國國防大學任職,負責就俄羅斯問題為美政府和軍事官員提供咨詢。
在這名美國專家看來,俄軍在開展軍事行動之前可能沒有完全做好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未能在交戰初期一口氣拿下基輔,因而陷入僵持而持續蒙受損失。但他強調,衝突初期的表現並不能決定整場戰爭的勝敗,“俄羅斯無論是在人力還是在物力上都具備優勢,陷入長期消耗戰只會對烏克蘭不利。”
他根據獲取的信息預測稱,俄軍可能將會占領馬里烏波爾,並在蘇梅方向取得更大進展。但他聲稱,俄方的補給能力可能在兩周內達到“極限”,屆時衝突將迎來“關鍵轉折點”。他猜測,俄軍可能會利用短暫的“暫停期”向烏克蘭施壓達成協議,也可能部署更多兵力、調整方針繼續作戰。
作為近年來少有的在網絡上“直播”的大規模衝突,科夫曼對社交媒體的作用則抱有“謹慎”態度。他表示,網上的視頻和戰報確實能一定程度反映戰況,但在西方國家的控制下,許多社交媒體呈現的只是烏克蘭一方的說法,“這可能‘歪曲’人們對戰況的看法。”
對於當前俄烏局勢,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分析認為,儘管俄軍在整體戰線上沒有大範圍的推進,但在基輔、哈爾科夫、馬里烏波爾、尼古拉耶夫等地的戰鬥並未停止。俄軍一方面在減少大規模地面行動後降低了自身的傷亡和裝備損耗,另一方面通過自身在技術裝備上的優勢,借助空襲、炮擊等手段殺傷烏軍人員和技術裝備。特別是在馬里烏波爾,俄軍和頓涅茨克人民軍組成的聯合部隊已經顯著壓縮了守軍的防守範圍,烏軍控制區已經大幅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