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數字中國建設:釋放發展新動能
http://www.crntt.hk   2021-11-15 10:33:14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據廣州日報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順應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大勢,提出數字中國戰略。數字中國建設以數字技術為動力牽引,全面賦能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引領信息時代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為經濟社會發展開啓新篇章,全球數據呈爆發式增長,數字資源如同“新石油”,正在成為各國經濟發展和產業革新的動力。隨著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發展,數字日益顯示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數字技術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是當今世界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抓住這個關鍵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一方面,要科學布局、通力合作。在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應協調發揮政府、社會、企業等在數字經濟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努力推動和形成“政產學研用各方聯動”“大中小微企業協同”的數字化轉型新格局,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產業升級優化和產業動能釋放,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另一方面,要敢於創新、以融帶促。要把數字本身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客觀條件,加快數字產業化融合與創新發展。以信息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數字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斷催生新生態新市場,將帶動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經濟社會增長的關鍵動能。當前,世界正處於經濟轉型發展與全球數字化浪潮交匯的重要歷史機遇期。我們不僅要加快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緊跟數字技術發展步伐,打牢數字中國經濟建設的技術基礎;更要以信息技術創新為驅動,加快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的重塑、創新與發展,持續為數字經濟發展增添動力。此外,通過數字信息技術激發消費潛力,倒逼數字技術與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成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發展思路。可通過收集、分析海量的消費數據,借助雲計算等智能化工具和手段預測消費趨勢,“從而進行精准化投放,將使產業鏈條上相關主體決策更加科學,釋放產業發展的‘滾雪球’效應。”數字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把脈消費”進而“引領消費”,實現數字創造消費點、革新消費理念的雙重價值。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數字化消費和消費數字化又可以通過消費者視角反饋消費體驗、提供消費數據,這對於數字經濟和數字產業的進一步優化又起到“反推”作用,利於數字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於激發數字技術本身的創新動力。這是消費側和供給側互為表裡的體現,利於數字經濟向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推進。<nextpage>

  高效謀劃數字治理,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

  首先,數字政務建設蓬勃發展。數字政務是實現數字治理惠及民生的戰略任務。數字化轉型和信息技術創新給數字政府建設創造了新資源、新機遇。近年來,數字政務建設發展迅速,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實現綫上運行,接入地方部門300餘萬項服務事項和一大批高頻熱點公共服務。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有效整合資源實現網上通辦,知網、用網成為與政府打交道的重要渠道。同時,各地區“一網通辦”“異地可辦”“跨區通辦”逐步落地,“掌上辦”“指尖辦”逐步落實,營商環境優化改善。未來,數字政務建設要時刻做到“心中有數”,進一步實現政務數據跨地區、跨部門的共享和利用,促進政務協同辦理。應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斷激發數字政府建設活力,打牢“數字底座”。要聚焦企業和群衆的重大關切,疏解“堵點”、破解“難點”,提升效率與質量,讓人民群衆感受到更便捷更舒心的服務。

  其次,數字社會建設穩步推進。隨著數字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逐步形成。在此過程中,要以大局意識統領、協調政府、企業、人民之間的共建關系,避免數字利益衝突導致數字社會共建動力阻滯,最優發揮數字社會共建合力。要提升數字治理主體的協同性和能動性,堅決杜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假大空等錯誤傾向,打造健康、高效、高質的共治體系。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推動形成數字社會建設“共下一盤棋”局面,自覺堅持人民群衆主體地位,科學設計數字共享的分配過程,公平、合理分享數字中國建設成果。

  最後,數字安全建設有序實施。隨著數字中國建設進程的加快,數字安全成為信息化戰略的焦點問題。近年來,一系列與數字中國建設配套的法律、規定等相繼頒布和出台,數字治理的制度安排逐步落地,為我國數字安全保駕護航。數字安全攸關國家整體安全、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大量數據頻繁流動和利用帶來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驗。因此,數字安全建設成為數字治理的重頭戲之一。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要聯動國家、社會、個人之力,推動構建信息時代的數字命運共同體,共商應對數字安全風險之策,共謀數字中國治理之道。<nextpage>

  全面推進數字民生,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推進數字民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數字民生建設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為價值旨歸,著力提高人民生活的數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讓人民群衆在信息化浪潮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這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根本任務與根本目標,是在數字化發展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體現。建設全民獲利的數字民生體系,要著重拓展數字化公共服務,以數字技術化解民生難題,繪就美好數字生活新圖景。數字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社會各領域的深入發力,極大增強了國家管理、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信息化水平,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工作交往方式、思維創新方式等。在此背景下,要緊緊圍繞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的主綫,推進數字民生建設更加惠民、利民。要貫徹落實“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的數字化發展思想,不斷提升數字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民化水平,不斷突顯數字中國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底蘊。

  推進數字民生要狠抓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與矛盾。數字民生是利用數字為民造福的過程,要不斷強化數字民生服務,彌補數字民生短板,推進教育、就業、社保、醫藥衛生、住房、交通等領域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普及,深度開發各類民生應用,解數字民生之渴。應借助數字技術、數字思維等解決“數字鴻溝”問題,讓廣大人民群衆都順利搭上智能技術的列車,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要解決信息基礎設施“最後一公裡”問題,鋪就信息基礎設施“高速路”,讓廣大群衆搭上互聯網快車。要做好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的數字化“加減乘除”法,以高質量服務推動高質量數字民生建設。要平衡好隱私保護與數據共享之間的矛盾,推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維護數字環境的公平正義。總之,推進數字民生就要狠抓突出的民生問題與矛盾,各地區要發揚敢啃“硬骨頭”,敢做“領頭羊”的精神,切實把人民利益落到實處。

  推進數字民生要不斷滿足人民群衆的多樣化需求。當前,數字民生建設有序實施,并取得了可喜成績。教育信息化方面,教育信息化2.0行動加速推進,全國中小學網絡接入率接近100%;醫療衛生信息化方面,“互聯網+醫療健康”駛入快車道,約2000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共享互通,異地就醫結算更方便;智慧交通與出行方面,全國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TC)用戶達數億,出行“刷臉”成常態;媒體發展方面,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智慧廣電建設提質升級;文旅數字化方面,數字圖書館建設實現在綫閱覽,“一鍵游”“一部手機游”等移動應用端提升游客在綫體驗……隨著數字民生的推進,分衆化、個性化、高品質的數字資源、數字應用、數字技術等將更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衆多樣的數字化訴求,提升民生領域幸福指數與人民獲得感,持續為美好生活增添數字新活力。<nextpage>

  (作者王曉麗系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振卿系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