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張爽)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兩岸與會學者表示,今後一段時間台海可能處於築底階段。在這個階段,大陸的誠意善意、對台大政方針沒有改變。兩岸融合發展路線契合當前整個世界的兩個大局這個新時代的大潮流上,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展現了光明的前景。
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表示,兩岸融合發展路線是過去8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延續和深化,是居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立足於在新形勢下鞏固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更好地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實現兩岸的共同發展,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兩岸融合發展路線契合當前整個世界的兩個大局這個新時代的大潮流上,建立在祖國大陸快速發展的綜合國力上,建立在兩岸歷史文化血脈聯結上,建立在兩岸日益密切的經濟社會關係上,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本規律,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展現了光明的前景。
楊毅周說,兩岸分裂對抗路線則是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動,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阻撓和破壞,是居於民進黨的“台獨”分裂的政治目的和選舉政治的需要,為民進黨的一黨之私。民進黨推行全面的兩岸分裂對抗路線在島內的政治鬥爭中為自身獲得到了短暫的政治利益,但是卻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的巨大的危機,給台灣同胞的利益帶來巨大的傷害。兩岸分裂對抗路線只能是建立在美國全面對抗中國戰略的基礎上,民進黨以為有機可乘,“挾洋自重;只能是建立上台灣社會部分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誤解、偏見、仇恨心態的基礎上;只能建立在“台獨”國家認同的建構上;只能建立在推翻國際社會關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幻想上。
台灣《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紀欣表示,蔡英文“雙十講話”表示願意“以談判代替對抗”,卻只字未提開啟談判的前提條件——“九二共識”。蔡英文既然表示在策略上“會保持彈性、靈活應變”,在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替代表述前,就應該善用“九二共識”這把兩岸和平之鑰,重啟對話協商,這既可讓台海和平穩定,又可設法聚同化異,達成蔡所謂的“有意義的對話”。
紀欣說,國民黨自2016年第二度成為在野黨至今,似乎仍然無法扮演好監督制衡執政黨的角色。現在離2022年地方選舉尚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國民黨是否能夠繼續選擇正確的議題,表現出強有力的戰鬥力,有效監督制衡民進黨當局,並提出有理想性有接地氣的兩岸論述,還有待觀察。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認為,2020年是非常難忘的一年,歲末我們需要做出一個判斷,當前台海局勢是否已經築底,反彈什麼時候會到來。
李鵬說,過去一年的兩岸關係不斷下行,在今後一段時間,台海形勢仍會處於低谷期。在低谷期,兩岸關係到底是會繼續探底,還是不斷築底?“如果我們判斷後面還是探底的階段,大陸會繼續強調風險意識,判斷未來的風險在哪裡。如果判斷台海已經過了最壞的階段,就要思考機遇在哪裡,轉機在哪裡。”
李鵬認為,今後一段時間台海可能處於築底階段。在這個階段,大陸的誠意善意、對台大政方針沒有改變。大陸《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關於台灣問題的內容,除了最後一句是“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其他內容都是在講兩岸融合發展,擴大兩岸交流。
李鵬也指出,現在的問題是,蔡英文當局是否會在島內繼續煽動對大陸民眾的敵意,惡化交流氛圍,是否會繼續推動島內的“台獨”分裂活動,如果繼續這樣做,築底的過程會更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