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發展越是面臨困難挑戰,越要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法,堅定必勝信心。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多點暴發、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但要看到,在抗擊疫情鬥爭中,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衝擊,綜合國力經受住了“壓力測試”。更要看到,我國經濟總量已接近100萬億元,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體,擁有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和回旋餘地,擁有雄厚物質技術基礎和強大供給能力、適應能力、修復能力,疫情不會動搖我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戰勝各種風險挑戰。
發展越是面臨困難挑戰,越要把握危和機的辯證法,掌握發展主動權。疫情衝擊之下,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出現了逆勢成長,網絡購物、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產量也逆勢增長。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必須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善於轉危為機。各地區各部門要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複產提速擴面,積極破解復工複產中的難點、堵點,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努力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要推出招引人才、促進創新的實招硬招,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告訴我們,在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中捕捉機遇、創造機遇,勇於攻堅克難、積極主動作為,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
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就要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要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舉措,加快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性、系統性成果,釋放發展動力,激活發展潛能。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堅持平戰結合,把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弱項加快補起來,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等領域投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回望歷史,中國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挑戰—應戰”中不斷發展壯大的。面向未來,只要我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一定能夠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推動中國經濟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