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版權獵手”視覺中國,價值觀迷失的企業走不遠
http://www.crntt.hk   2019-04-15 08:37:06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一張黑洞照片把視覺中國拖入了“輿論黑洞”。4月10日,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問世,嗅覺靈敏的視覺中國立即給照片蓋上了自己的印戳,並聲稱“此圖是編輯圖片,如果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咨詢客服代表”。

  使用國際天文學界公開發布的黑洞照片需要咨詢視覺中國的客服代表?打臉隨之而來。媒體發現,黑洞照片的版權擁有者——歐洲南方天文台在網站上明確標識,如無特別說明,一般只需標清署名和原始圖片是否經過編輯修改即可使用。歐洲南方天文台還在採訪中聲明:視覺中國從未和我們聯繫過。

  中國網發表時評人文千字文章表示,視覺中國對世界首張黑洞照片的非法占有,終於引發了一場對其長期以來以版權為名牟取暴利行為的全面抨擊。眾多曾經被視覺中國“碰瓷”過的企業和媒體紛紛站出來痛斥。

  天使與魔鬼,是視覺中國的兩面。一向以“維權之王”著稱的視覺中國,高舉版權義旗,借助市場優勢構築利益壁壘,成為許多攝影師和專業機構眼中的“天使”;另一方面,視覺中國又利用互聯網版權規則不健全的便利,以版權訴訟綁架大量媒體和自媒體成為“合作夥伴”,趟出了一條高速發展的“血路”。

  文章分析,黑洞照片事件,完全暴露了視覺中國“版權獵手”的本來面目。

  獵手需要鷹犬,視覺中國擁有一雙“鷹眼”。2017年,視覺中國的鷹眼系統上線,以每天200萬張圖片的處理效率追蹤公司“所屬”圖片的線上使用情況,並自動生成監測報告,保存“侵權”證據。不過,在通常情況下,擁有侵權證據的視覺中國並不主要通過法律訴訟維護自身利益,而是用維權促進銷售,把被告變為客戶。利用這雙“鷹眼”,視覺中國每年協議客戶數量實現了54%的高速增長。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版權保護成為了視覺中國的賺錢工具,但由於圖片銷售既成“賣方市場”,也讓媒體敢怒而不敢言。在視覺中國發起的數千起版權訴訟中,最終通過法庭判決生效的金額不超過0.1%,足以說明在高額訴訟標的的脅迫下,不少媒體選擇了屈服,從而成為視覺中國眾多“合作夥伴”的一員。

  而由黑洞照片引發的公憤,則源於媒體披露的更多細節。視覺中國本身無法提供版權證明,卻敢於進行“維權索賠”;歸屬權明確的企業標識,也被視覺中國上架售賣;而將國旗、國徽、警徽進行標價售賣,更是直接涉嫌違法。此外,視覺中國的一線工作人員既做銷售又做法務,在實踐中也難免出現敲詐脅迫意味濃厚的不公平交易。

  目前,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已經依法約談視覺中國網站。從官方披露的信息看,視覺中國還存在“圖片中刊發敏感有害信息標注”的問題。對此,視覺中國已暫時關閉網站進行全面整改。受此次黑洞輿論風暴的影響,4月12日股市開盤,視覺中國無懸念跌停。

  文章指出,視覺中國的營利模式並非個例,也不局限於圖片。例如,某些企業和個人將自己發明的字體有意放到網絡上供用戶“免費”下載使用,待掌握用戶的使用證據後再以法律相威脅,上套的用戶只好按照對方設定的路徑,要麼支付一筆和解費了事,要麼乾脆簽署“合作協議”。通過“釣魚執法”,一些互聯網企業游走在法律的邊界,在灰色地帶中攫取暴利。

  企業能走多遠,往往取決於價值觀。從視覺中國的商業模式中,可以嗅到企業價值觀的銅臭味道。視覺中國在國內圖片版權行業占據40%以上的市場份額,擁有“近乎壟斷”的行業優勢,因而其一舉一動也都具有示範效應。動輒以版權為名,行“碰瓷”或“訛詐”之實,注定會使企業喪失信譽,不得人心,最終走向末路。

  文章稱,無論營利手段如何多樣,商業模式如何創新,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仍然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原則。須知,良好的行業生態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被污染的土壤很難孕育出偉大的企業。作為行業標杆,視覺中國只有從“版權獵手”的歧途回歸正道,構建合法合規、合情合理的版權運營模式,讓版權方和用戶雙贏,圖片版權行業才有可能構建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態,企業也才能行穩致遠。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