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常委、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中評社 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破地理空間和市場限制,為香港拓展了巨大的經濟腹地和發展機遇。香港投入大灣區建設,應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保持和發揮香港“一國兩制”這個最大特色和優勢,為大灣區與國際市場對接提供制度上的靈活和優勢;二是發揮香港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優勢,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三是拓展大灣區及“帶路”市場,突破香港產業發展樽頸;四是通過制度創新在大灣區實行“港人港稅”,為港人提供更優質工作生活環境。
大灣區規劃綱要就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佈局、分工定位、產業重點、合作機制等作出全面規劃,描畫了大灣區的發展藍圖。
保持發揮香港“一國兩制”特色優勢
我認為,香港投入大灣區建設,落實規劃綱要,應重點做好四方面的工作。第一,保持和發揮香港“一國兩制”特色和優勢。
“一國兩制”,依法辦事,是規劃綱要規定的基本原則之一。確實,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灣區最大的不同,在於港澳實行“一國兩制”,這既是一種差別,也是一種優勢,為粵港澳三個獨立關稅區與國際市場對接,開拓“一帶一路”經濟腹地,提供了制度上的靈活和優勢。
在“一國兩制”之下,特別行政區、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經濟效益可以在大灣區產生疊加效應,為大灣區激發更大的經濟潛力。因此,推進大灣區建設,必須重視保持和發揮香港的“一國兩制”特色和優勢,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發揮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以發揮好大灣區的制度優勢。
第二,發揮香港金融、商貿、物流、法律專業服務等優勢,為香港經濟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
規劃綱要把香港列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指出香港國際化水平領先,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遍佈全球的商業網絡,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對香港賦予了重要的角色,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綱要高度重視香港的作用,再次凸顯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拓展大灣區及“帶路”市場突破發展樽頸
香港金融服務業發展成熟,可以為內地企業提供融資、集資、資產管理等金融服務,而且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亦能充分滿足企業投資海外的融資需要。同時,香港擁有鏈接全球的自由貿易港和航空港,是國際化的航運物流中心,各種專業服務與國際接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這些產業都可通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內地及海外市場,為香港經濟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從而為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輕人提供更多的高端就業的職位。
還有,香港優良專業的法律服務是大灣區走向國際的重要元素。大灣區可以利用香港作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共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第三,面向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市場,突破香港產業發展樽頸。
香港高增值產業發展,一直面臨缺乏土地資源、人才、市場和產業化基地。投入大灣區建設,香港可善用大灣區的經濟腹地,通過在大灣區內發展不同的產業園區,協助香港高增值產業突破發展樽頸。
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重要戰略定位,就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大灣區要成為世界一流的灣區,必須面向更廣闊的市場。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發達經濟區域,空港、鐵路、海運聯繫緊密。大灣區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和補充,發展前景更是難以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