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就業的政策優先序和實施原則
http://www.crntt.hk   2019-02-21 08:05:56
 
  然而,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農業中勞動力長期短缺,近年來農業機械替代勞動力的進程非常快,農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再承擔剩餘勞動力蓄水池的功能;而且,新一代農民工大多沒有務農經歷和經驗,也沒有務農預期和意願,同時,現在農村家庭的收入狀況也使他們能夠承受短期不就業,因此,即便遭遇城鎮就業困難,他們中很多人也不會返鄉。同時,由於持續處於勞動力短缺狀態,就業市場強勁,農民工工資提高也傾向於提高自然失業率。這樣,農民工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已經開始影響自然失業率以及周期性失業率。此外,更多的城鎮戶籍人口處於靈活就業狀態,遭遇自然失業和周期性失業的概率都增大了。

  由於2008年以來調查失業率即保持在5%左右,按照自然失業率的定義(即不直接受宏觀經濟周期性影響而相對穩定的失業率),如今我們可以把5%的失業率水平看作是自然失業率。以此為基準,目前的經濟增長可以滿足充分就業的要求,因而仍然處於合理區間,無需急於出台強刺激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措施。如果一旦經濟增長速度低於潛在增長率,則會發生周期性失業現象,即調查失業率顯著高於5%。那時,便是使出刺激性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的時機了。

  就業優先的政策協調

  文章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是,迄今為止中國GDP增長率與潛在增長能力是相適應的。對勞動力市場狀況的觀察,也顯示中國經濟處在充分就業的增長區間。這意味著,目前不宜對宏觀經濟採取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措施。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還面臨著國際國內複雜局面造成的不確定性。一方面,面對著可能發生的外部需求側衝擊,另一方面,供給側潛在增長率仍有巨大的提高潛力。因此,充實和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箱,在當前是一項需要置於重要優先序的任務,惟此才能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政策儲備和應對準備。充實和調整政策工具箱,本身也是一項艱巨的改革任務,應該立足於達到以下目標,予以積極推進。

  首先,圍繞能夠改善生產要素供給和配置從而提高潛在增長率的方面,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至於諸多在供給側和需求側都具有促進和穩定經濟增長效果的改革領域,因其能夠創造真金白銀和立竿見影的改革紅利,應該在改革時間表上得到優先安排,以緊迫的節奏加快推進。比如,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既有助於穩定勞動力供給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又能夠擴大消費需求和平衡需求結構。又如,圍繞減稅降費進行改革,既能減輕企業負擔,又有助於改善經營環境、提振投資者和經營者信心。從這個出發點看,提高納稅的便利性也應該是減稅降費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符合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方向,可以取得改善營商環境的效果。

  其次,堅持民生導向,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織緊社會保障網,實現社會政策托底。這既可以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駕護航,也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未雨綢繆之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民生領域取得了新的更大的進展。但是,這個領域仍然存在諸多短板需要加快補齊,最緊迫的莫過於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戶籍身份之間和就業性質之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差異。而且,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突破口提高社會政策托底水平,可以取得綱舉目張的效果。

  最後,實施升級版的積極就業政策,完善勞動力市場指標的統計、采集和分析,為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應把積極就業政策納入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箱,把失業率穩定在自然失業水平上,守住充分就業這個經濟增長速度底線。政策工具箱中社會政策托底措施充實有效,也是守住民生底線的關鍵。同時,實施積極就業政策3.0,還有更加積極進取的任務。把實際失業率穩定在自然失業水平上,固然滿足了充分就業的目標,但是,自然失業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改善技能培訓和職介服務效率、擴大公共就業服務覆蓋面,可以顯著提高勞動力市場的匹配水平,降低自然失業率本身。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