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施力偉表示,中國經濟繼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中國在技術研發和教育上加大投入,在一些領域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國創新能力的提升不僅帶動了國內生產力的提高,也為全球科技進步提供了重要支持。
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德國經濟學家伊莎貝拉·韋伯認為,中國成功抵禦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減少國際環境對國內經濟的衝擊,相關政策舉措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中國不斷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我們在共同做大蛋糕的同時,也要更好地分配蛋糕。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中國不斷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索馬里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國務部長阿里·穆罕默德·奧馬爾表示,合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不僅為各國自身發展注入動力,也將為世界繁榮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說:“過去5年,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未來也將是。”
世界經濟論壇工作、薪資和就業創造總負責人提爾·勒博德認為,技術變革、綠色轉型等趨勢對現有工作模式帶來挑戰,各方必須通力合作,開展技能投資。他表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故事和國際合作案例鼓舞人心,也為很多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
南非寶巴集團青年代表梅爾文·盧貝加說,科技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中國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和重要資產之一,未來將繼續對中國經濟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一直積極與世界各國互動交流,與非洲各國分享發展的成功經驗。開放的中國引領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
聯想集團副總裁瑪莎·曼斯菲爾德表示,中國是過去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經濟體之一。“全世界都在向綠色經濟轉型,需要經濟實惠的脫碳技術。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先進產品,正在滿足這一轉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