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據大公文匯全媒體報導,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關於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發展局一直致力推動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相關措施包括與廣東省相關部門成功商討在2021年開始實施“備案制度”,讓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的企業及專業人士取得內地相應資格,便利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直接提供服務。而首批香港工程師早前亦通過大灣區工程專業職稱評價,取得內地相應工程專業的職稱資格,是兩地專業資格領域規則銜接的重大突破。今次,邀請了發展局同事和業界代表,為大家介紹備案制度和職稱評價,以及資格互認帶來的好處。
備案制度便利香港專業人士於內地開業和執業
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工務)梁瀚雲介紹,大灣區備案制度容許屬於香港政府兩份名冊,即“建築及有關顧問公司遴選委員會”和“工程及有關顧問公司遴選委員會”內的顧問公司,以及香港相關專業註冊管理局註冊的專業人士,透過向內地部門提交文件登記備案,從而取得內地相應的資格,以便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業和執業。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表示,發展局一直重視人才互聯互通,其中專業資格認可對人才流動和技術交流至關重要。隨著備案制度的推行,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的專業人士包括建築、工程、測量、園境及規劃等界別,可透過受聘於已備案的香港企業或具備相應資格的內地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受惠於備案制度的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兼內地事務委員會主席賴旭輝表示,最初到內地發展需要通過CEPA完成註冊方可執業,很高興近年發展局推動大灣區備案制度落實,省卻了繁復程序,便利業界人士在內地執業。
建築師盧建能說,以往香港的建築企業必須與內地具有相應資格的單位組成聯合體才可參與內地項目,直至備案制度出台,香港的建築企業和專業人士只要完成備案,便可直接參與投標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政府項目。他認為,雖然外界認為內地工資一般低於香港,但大灣區內地城市確實機遇處處,尤其建築工程專業人士可參與眾多大型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