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不久前,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新版紀錄片《再會長江》在日本二次上映,這是繼2024年4月這部紀錄片在日本上映後的再次上映,反映了日本民眾對於瞭解中國的呼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竹內亮表示:“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向日本社會介紹真實的中國,帶動更多人認識中國、前往中國。”
2023年5月,竹內亮的《再會長江》《華為的100張面孔》等4部紀錄片在東京有樂町的影院滾動播放一周。2024年4月,經改編的劇場版《再會長江》在日本展映,引發日本各大媒體的關注,獲得諸多好評,也一度登上日本文藝片票房排行榜第一。在這部長達129分鐘的紀錄片中,竹內亮從上海出發,沿長江溯流而上,記錄了長江沿岸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變遷。“不少日本觀眾向我反饋,《再會長江》讓他們對中國很有好感,很想去中國旅遊,實地看看。”竹內亮說。
2010年,當時在日本廣播協會工作的竹內亮來華拍攝了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該片在日本播出後獲得不少關注。竹內亮表示:“10多年前拍攝長江時,我被中國優美的風景、悠久的歷史文化、熱情的人民所吸引。由於不會講中文,無法深入瞭解中國人的生活和想法,儘管該片反響很好,我自己並不滿意。”為了更好地瞭解中國文化,竹內亮辭去工作,舉家遷至中國南京生活。“定居中國後,我切身感受到中國的快速發展變化。”如今,南京已經成為竹內亮的“第二故鄉”。
講述再次拍攝長江的原因,竹內亮話語中充滿激情:“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長江有一種特別的魅力。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畫面的震撼感特別強。不少日本人喜歡中國的三國文化,長江沿岸有許多與三國文化相關的古跡,比如赤壁和白帝城。”在竹內亮看來,拍攝長江可以展現中國的幅員遼闊、自然景觀、文化魅力、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面貌。通過此次拍攝,竹內亮重走長江,發現長江沿岸的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當地文旅產業發展很快,在長江沿岸一些鄉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在沱沱河畔的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竹內亮發現人們可以用垃圾換來免費的咖啡。幾名生態保護志願者正在分類記錄垃圾信息,積累到足夠數據後會反饋給品牌方,希望他們今後可以使用更環保的包裝材料。“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了。”竹內亮還發現,長江禁漁實施以來,許多漁民加入長江江豚保護事業。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也加入進來,將數字技術應用於生態環境治理。10多年來,長江水更清、環境更美,江豚的數量也明顯增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