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華盛頓郵報》說法,“內特扎裡姆走廊”周邊人口較少,多為農業區,而加沙地帶北部“新通道”穿過原來的人口稠密區,北部城市因此被摧毀。分析人士認為,借由“新通道”,加沙地帶北端被切割出去,與加沙城隔絕,以軍就能造出一片“緩衝區”。
“一無所剩”
以軍未就上述報導內容予以回應或說明。《華盛頓郵報》援引聯合國衛星數據報導,去年10月7日至今年12月1日,加沙地帶北部的北加沙省三分之一建築被摧毀,其中,傑巴利耶超過5000處,拜特拉希耶超過3000處,拜特哈嫩超過2000處。
加沙地帶北部包括北加沙省和加沙省兩個省份,位於加沙省的加沙城是加沙地帶最大城市。
以色列頻頻以軍事行動為由發出所謂“疏散令”,強迫巴勒斯坦人離開家園。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說,本月4日,以軍強迫約5500名在拜特拉希耶的學校內避難的巴勒斯坦人離開。
現年41歲的拜特拉希耶居民賽義德·蓋拉尼告訴《華盛頓郵報》記者:“在加沙地帶北部,賴以為生的東西一無所剩。一切全被摧毀,只為把人趕走。”
以色列前國防部長摩西·亞阿隆本月早些時候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以軍在加沙地帶北部執行“種族清洗”,“拜特拉希耶不復存在,拜特哈嫩不復存在,現在輪到傑巴利耶”。
以色列軍方否認亞阿隆上述說法,辯稱其在加沙地帶的行動“符合國際法”。
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22日最新發表的報告說,過去兩個半月裡,僅34輛運送食品和水的援助卡車獲得以色列准許進入北加沙省,且援助物資發放遭遇以軍蓄意拖延和系統性阻礙,最終衹有12輛卡車的基本生活物資送達忍饑挨餓的巴勒斯坦平民手中。
|